【劏房户悲歌】睡觉时蟑螂爬身 月捉16只老鼠

2018-03-30 12:41

有劏房户指,高峰期曾一个月内捉到16只老鼠,半小时内捉到4只。
有劏房户指,高峰期曾一个月内捉到16只老鼠,半小时内捉到4只。

劏房问题日益恶化,有组织上年10月至11月邀请10位居住于劏房的住户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劏房户居住环境恶劣。

有住户表示,曾在1个月内捉到16只老鼠,睡觉时有蟑螂爬身,亦饱受木虱困扰,构成极大精神压力;亦有单位气温高室外4度,家人亦因空气污染导致鼻敏感甚至鼻炎。另外,研究亦发现大厦设施严重不足,包括电线烧焦、没有保安员、大闸、闭路电视等保安设施。

团体促请,政府应加强劏房住户的情绪支援服务,并促请政府设立室内环境质素的「最佳执行范例」鼓励劏房等单位类型业主实行,改善基层的基本生活环境质素。

为探讨住户住屋经验、安全及健康风险,以及精神困扰等层面,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团体及社区工作部上年10月至11月期间邀请10位居住于劏房的住户进行质性研究。

结果发现,劏房住户的消防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不少受访者走廊普遍狭窄,同时布满杂物。项目干事田嘉信指,由于劏房涉及结构改动,或多户共享同一电源,多数受访户表示家里容易发生短路情况,更曾遇过电线烧焦的危险情况。

田嘉信亦表示,受访者居住的大厦保安设施欠佳,门锁或大门多不稳固,由于多为旧式唐楼,大厦没有保安员、大闸、闭路电视等保安设施。另外劏房户空间狭小,受访者多数没有独立厨房,担心食材或炉具容易接触细菌,造成交叉感染。

美女士(化名)与两个儿女在一间约70平方尺的劏房之中已居住6年。多年来饱受蟑螂、木虱、老鼠等困扰,由于家中只有一张单人床,美女士打扫地板后,请女儿睡在地上,女儿睡觉时却发现身上痕痒,伸手后发现竟然是蟑螂。即使在床上,美女士忆述,只需10分钟已捉到10至20只木虱,高峰期时亦曾一个月内捉到16只老鼠,半小时内捉到4只,令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美女士表示,全屋只有一道窗户,会在窗边摆放一部电风扇,在家时长期开动,若家里人多空气就会变得十分局促,呼吸不畅顺,惟窗外经常有灰尘、油烟、异味吹进室内。

另一名劏房居民十女士(化名)与丈夫及两个女儿居于唐楼的劏房单位,但原来单位只供一个家庭居住,却分隔成为3间劏房,入住3个家庭居民人数合共十多人。由于空气不佳,导致十女士女儿的肺部因为灰尘而受到感染,需要作出治理;另一劏房户奇女士(化名)的儿子曾接受致敏源测试,证实对灰尘敏感,并引发鼻炎。

另一受访者不女士(化名)曾参与有关热舒适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单位比户外温度高出4度,亦因经济问题,只能夏天在晚间睡觉时间开动冷气机2至3小时。

团体建议,政府应推动社区精神健康教育,加强劏房住户的情绪支援服务,并加强大厦卫生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团体亦促请政府设立室内环境质素的「最佳执行范例」,就窗户数目、楼底高低、室内空气流通等订立标准,鼓励劏房等单位类型业主实行,改善基层的基本生活环境质素。

田嘉信(右二)指住户曾遇过电线烧焦的危险情况。
田嘉信(右二)指住户曾遇过电线烧焦的危险情况。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