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旭和道塌山泥 土力处前处长难忘巨响后山崩土淹

2018-02-04 13:01

72年旭和道塌山泥,12层高的旭和大厦及旁边一座6层高楼宇倒塌。
72年旭和道塌山泥,12层高的旭和大厦及旁边一座6层高楼宇倒塌。

70年代山泥倾泻灾难对社会造成严重破坏,一直是香港今昔中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今日发表的「局长随笔」中,邀请土木工程拓展署辖下土力工程处现任和过去3任处长,分享历史维持香港斜坡安全的工作点滴。

文中指出,1972年「六一八雨灾」,持续暴雨导致半山旭和道和观塘秀茂坪先后发生严重山泥倾泻。1998至2011年担任土力工程处处长的陈健硕忆述,旭和道意外地点与他当时的居所相近,事发当晚,他突然听到隆隆巨响,山崩土淹的一刻,十分震撼。

从历史图片可见,大面积塌下的泥石将整座旭和大厦摧毁,政府动员大量拯救人员,当时更出动英军到场进行救援及挖掘工作。秀茂坪木屋区则遭数以吨计一涌而下的泥土埋没,多人罹难。山泥倾泻惨剧在4年后又再度发生。

陈健硕说,连串严重山泥倾泻事故,促使政府「招兵买马」,向不同部门工程师及外地专家招手,期望可以有系统地去解决斜坡安全问题。

2011至2013年担任处长的陈润祥在1976年还是一名见习工程师。他表示,市民对灾祸频生感到不安,当年政府特意训练一批人员,去做巩固斜坡的工作。

对2013至2016年担任处长的汪学宁而言,70年代的山泥倾泻事故,正是引发他入行的原因。他认为在香港常见的山泥倾泻,成因主要有3方面,第一,旧有的斜坡设计不符合现代安全标准;第二,山坡受不明朗的地质因素影响;第三,降雨量增多,天然斜坡承受更大压力。

适逢去年是香港斜坡安全系统成立40周年,现任处长潘伟强表示,经过前人的努力,近年山泥倾泻的个案已大大减少。

现任及3位前土力工程处处长(左起)潘伟强、陈健硕、陈润祥和汪学宁。
现任及3位前土力工程处处长(左起)潘伟强、陈健硕、陈润祥和汪学宁。
76年秀茂坪邨第9座后面填土坡倒塌,造成多人死伤。
76年秀茂坪邨第9座后面填土坡倒塌,造成多人死伤。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