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团体吁政府扩大回收废胶种类
2017-12-18 19:02
环保局建议回收1及2号废胶樽, 即饮品胶樽和洗头水等个人护理容器;至于3至7号胶, 则不鼓励公众回收。环保团体绿惜地球表示,认同政府强化1、2号胶的回收措施,但强调其馀塑料占废胶总量的9成,不应完全弃守。 绿惜地球昨日进行废胶调查, 就一个有三幢大楼的私人屋苑两日所收集的废塑胶, 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发现,以件数计,1、2号的回收率达35. 7%,反映公众已养成一定的回收习惯。 至于一般家居较常参与回收的4至6号胶,也多达79件或27%, 数量上不容忽视。调查中有103件(35.4%)塑料, 并无回收编码,不利公众回收分类。 调查更发现,不少住户已养成回收习惯, 有把食物盒等废胶乾净分类,用袋装好。若果政府轻言拒绝回收这类胶,担心会打击这批对减废回收的热心市民。 绿惜地球发言人指出,超市食物盒、豆奶樽 (5号胶),甚至常见如益力多樽 (6号胶),都是公众经常回收的废塑料,倘若政府不予回收, 公众难免认为是回收大倒退,甚至会打击对废物收费的支持。 绿惜地球认为,回收1、2号胶是「基本盘」, 但政府应支援公众较易参与的4至6号废胶的回收习惯, 减少资源浪费。而短期内,政府应连结绿在区区、 社区回收网络和食环署辖下的三色回收桶, 承担成为接收可回收废胶的「安全网」, 巩固公众对回收系统的信心。 针对回收物质量,绿惜地球建议可参考台湾做法, 回收物需直接交给有管理或相关人员看顾的收集点。长远而言,政府应设置中央塑料处理中心,将无法由自由市场处理的低价值产品,集中处理、分拣,甚至加工;并要求 塑料产品印制回收编码,方便公众回收。对于本地回收渠道未能处理 的塑胶包装,政府应考虑全面取缔。 绿惜地球引述环保署《都市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数据,指近年废塑料回收景况纵使低迷,但2015年仍回收近 9万公吨废塑胶,总出口货值超过2亿港元。绿惜地球估算,当中3至7号胶的出口量,多达85%。倘若通统弃置,对堆填区压力可想而知。 团体指,台湾、日本、南韩等均透过完善政策、强化公众教育及开发新技术,扩大回收范围,期望港府不会遇难倒退。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