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遗愿冀成别人希望 死后捐器官救五家庭

2017-11-18 15:35

玛丽医院今日举行「爱心树」揭幕仪式,为向器官捐赠者致敬,及宣传器官捐赠。 死后留「全尸」一直是华人社会的传统观念,器官捐赠往往令人因此却步。捐赠者家庭梁太22岁的儿子2014年突然因心脏衰竭入院,等候心脏移植4个月不果,最终证实脑干死亡。梁太忆述丈夫当时对器官捐赠挣扎,担心影响儿子「上路」,梁太当时灵机一触,决定致电予殡仪师父,「师父说(器官捐赠)没有问题,帮他做善事更好,这份大爱对他(上路)更有帮助」,始让梁先生感到放心。 在病房中,正当夫妇二人仍在商讨会否捐赠儿子器官,那时儿子的堂弟从袋中取出一封信,交给梁太,并说「他曾对我说,若有日他的情况转差到不能跟我再玩电脑时,叫我交给你们」。信中是梁太儿子留给他们最后的字句,信中除了多谢父母的照顾,更写到「如果我等不及(心脏移植),我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我愿意成为别人的『希望』,请将我所有的器官捐赠给有需要的病人,我已签署了器官捐赠卡,我知你们会同意我的」。 有赖儿子的遗愿,最终令梁先生下定决心,捐赠儿子的器官,最终更成功救活5个家庭。事隔3年,梁太坦言,不少人会想「人都走了,仍要被人开多一刀,但如果有这想思想,全世界便不再有人捐赠器官」。 另一捐赠者家庭56岁的童太,2000年因肾衰竭需要每日3次进行洗肚,苦等10年后,在2010年后终有合适肾脏进行移植。童太忆述当日正是儿子生日,凌晨1时收到玛丽医院电话,安排清早进行换肾手术,最终成功重获新生。可惜天意弄人,2014年童太丈夫突然因爆血管离世。 当时童太想起昔日洗肾的过程,「我明白洗肾过程是十分辛苦,人地帮我,我都应该帮回人」,虽然丈夫并没有签署器官捐赠卡,但相信他一定会支持自己决定,当时儿子亦认为,「当爸爸去世后,如果火化后是一无所有,为何不帮助更多的人」,最终母子二人便一同决定将丈夫器官捐赠他人,遗爱人间。 玛丽医院今日举行「爱心树」揭幕仪式,为向器官捐赠者致敬,及宣传器官捐赠。梁太及童太是捐赠者家庭之一。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