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陆军防空部队中校彼得罗夫今年五月辞世,终年77岁,媒体直至周一才有报道。冷战期间,若非他沉着判断,美苏可能免不了擦枪走火,导致核战、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3年9月26日清晨,当时四十四岁的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正在莫斯科市郊的秘密指挥中心「谢尔普霍夫-十五」(Serpukhov-15)值班,注意监控在美国上空的苏联预警卫星。
突然间,电脑警报声大作,警告五枚「民兵」(Minuteman)洲际弹道导弹已从美国基地发射。
彼得罗夫后来回忆:「有15秒的时间,我们都处于惊慌状态。...我们必须判断,『接下来怎么办?』」
当时冷战方炽,三星期前,苏联才击落飞经领空的大韩航空(Korean Air Lines)班机,机上269人全数丧命。时任美国总统列根不听呼吁,拒绝冻结军备竞赛,还说苏联是「邪恶帝国」。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则是天天担心美国会打过来。
彼得罗夫是决策链极为关键的环节。根据决策顺序,他报告预警系统总部的上级后,上级上报军方参谋本部,参谋本部接着再和安德罗波夫讨论,要不要以牙还牙。当时苏联的既定方针是「如果美国发射核弹,必须做出核弹反击」。
彼得罗夫一边盯着闪烁的电子地图和萤幕,一边一手拿电话,一手拿对讲机,以便随时接收不断涌入的情报。苦思5分钟后,他判定系统显示的可能是假警报,并向上通报这是系统故障,误触警报。
彼得罗夫后来解释,当时有「五十比五十」的机率,但因为他不信任预警系统,于是根据发射的导弹相对算少来判断,做出大胆的结论。分析此事的历史学家认为,多亏彼得罗夫冷静分析,一场大难才得以幸免。
看着眼前的电脑警报从「发射」转为「导弹攻击」,还强调警报的可靠性是「最高级」,彼得罗夫必须当机立断。在发射和导弹引爆之间,他大概只有25分钟的时间决断。
彼得罗夫曾于2013年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脑当时的读数很齐全(显示正有导弹来袭)。如果我将其上报,没有人会质疑的。」
「没有规定说明我们通报有攻击来袭之前,能有多少时间判断,但我们知道,每耽搁一秒,宝贵的时间就少一秒,苏联军方和政界高层需要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我只需要拨出电话,直接通报上级就可以了,但我却感到动弹不能,觉得自己好像被困在一只热锅之中。」
根据规定,他应该立即向上级汇报;在83年那种政治环境下,几乎可以肯定,苏联肯定会还击。当时指挥中心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看到200多对眼睛都盯着他,彼得罗夫终于决定向上通报这是系统故障,误触警报。
彼得罗夫说,他是凭藉过去的训练和直觉,做出这个判断。他受过的训练告诉他,美国人若是发动核战,第一波攻击,必定会铺天盖地而来。他说:「人们开战时,不会只用五枚飞弹开头。」
他表示,当时苏联为了回应美国的类似系统,匆促让预警系统上路,他知道系统不会百分之百可靠。而卫星显然误以为太阳在云上的反射是导弹发射,才会触动警报,电脑程式理应过滤这类资讯却没有作用,程式后来还得重写。
确认是假警报后,上级先是称赞彼得罗夫冷静,但调查后却又说他没在工作日志上记录事情经过,反而记他申诫。
彼得罗夫1939年生于海参崴,父亲是二次大战时的战斗机机师,母亲是护士。他1984年退伍,当时仍是寂寂无闻,直到退伍苏联导弹防卫司令官沃季因特谢夫(Gen. Yuriy V. Votintsev)在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提及这段历史,彼得罗夫的角色才渐渐为人所知。
彼得罗夫的贡献没得到同胞认同,却赢得了敌人肯定,2006年他到美国领取世界公民协会(Association of World Citizens)奖项,2013年获颁德累斯顿和平奖(Dresden Peace Prize)。
尽管如此,彼得罗夫总觉得自己做的事不值一提,就像他在描述这段历史的2014年纪录片《世界存亡一指间》(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中所说:「我只是刚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位置上而已。」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