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多图】美得维港溶化了 「火彩虹」「日晕」接力乍现

2017-08-10 15:19

「火彩虹」下的摩天轮。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Man Yee Chan摄
「火彩虹」下的摩天轮。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Man Yee Chan摄

今日时晴时雨,本港中午前和下午接连出现罕见的「火彩虹」和「日晕」,幸运得无以复加。 继上月后,「火彩虹」今早11时左右再现身维港,港九多区都见到美景,靓相在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洗了版,更有网友拍下「火彩虹」真身短片,以「阿云姐真识『摄』位」为题,放上群组公诸同好。 紧接「火彩虹」现身的是「日晕」,下午3时左右,网友陆续铺上「日晕」照片。网民Ronald Yu更声言自己今日3度见到不同的罕见现象,「06:59彩虹,11:28环地平弧,14:57日晕」。

「火彩虹」乍现。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Alex Ngai摄。
「火彩虹」乍现。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Alex Ngai摄。
元朗下午3时10分拍到的「日晕」。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Irene Ho摄
元朗下午3时10分拍到的「日晕」。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Irene Ho摄

天文台科学主任龚颖恒早前解释「火彩虹」时指,这种自然现象称为「环地平弧」,虽同有七彩颜色,但并非彩虹。 龚颖恒形容「环地平弧」是罕见现象,首先高空中有由冰晶组成的卷云,刚巧被太阳照射的角度超过58度,卷云内的冰晶将阳光折射,才形成「环地平弧」。他指,卷云并非罕见的云种,太阳照射角度每日中午时也会超过58度,但即使这两项条件出现,仍需要观看者的位置刚好能看到「环地平弧」,故在多项条件下令该现象变得罕见。 「环地平弧」虽与彩虹无关,却被人称为「火彩虹」,龚颖恒解释,「火彩虹」只是一个形容,相信是「环地平弧」的形态有点像燃烧的彩虹,因而得名。 至于「日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形成的原理和彩虹类似。天文台指,「晕」由于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学现象,通常会呈环状或弧状,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火彩虹」,早上10时58分摄于深水埗。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Rachel Kan摄
「火彩虹」,早上10时58分摄于深水埗。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Rachel Kan摄
「火彩虹」,10时47分摄于元朗。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Irene Ho摄
「火彩虹」,10时47分摄于元朗。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Irene Ho摄
「火彩虹」,10时58分摄于佐敦。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Stanley Cheng摄
「火彩虹」,10时58分摄于佐敦。facebook群组「社区天气观测计划CWOS」Stanley Cheng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