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病逝】曾参与起草《零八宪章》 被控颠覆罪判囚11年

2017-07-13 21:50

患末期肝癌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晚上证实不治,与世长辞。刘晓波出生于吉林长春的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及博士,并留校任教;1988年应邀到美国做访问学者,1989年4月因北京爆发学运回国,是「天安门广场四君子」之一。 1991年,刘晓波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判刑,获释后以自由写作人身分,就人权、民运发表文章,曾多次被拘押。 2008年,刘晓波参与起草《○八宪章》,提出修改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人权和自由选举等19项主张,获海内外逾1.3万个签名支持;同年12月被控「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2009年圣诞节当天在北京一审被判刑11年,随后上诉被驳回,移送辽宁锦州监狱服刑,案件在海外引起关注。 2010年10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该年度和平奖颁给刘晓波,以表彰他以非暴力方式对中国人权所做出的不懈奋斗。刘是首位获奖的中国公民,在狱中得悉获奖后说,应把奖项献给六四亡灵,并认为最应该得奖的是「天安门母亲」。由于他未能出席仪式,诺贝尔奖史上首次在颁奖台上放上一张空櫈。挪威当局把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引起北京强烈不满,两国关系交恶,直至去年才逐渐恢复正常。

刘晓波简历 1955年12月28日 生于吉林长春 1974年 到吉林农村插队 1976年 在长春建筑公司当工人 1977年 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 1982年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留校任教 1987年 发表成名作《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 1988年 获北师大文学博士,赴挪威、美国作访问学者 1989年 因北京学运,由美国返国 1989年6月6日 被指学运「黑手」逮捕 1991年1月 「反革命宣传煽动」罪成,不久获释 1993年1月 应邀赴澳洲和美国,接受纪录片《天安门》采访 1996年 发表《双十宣言》,被判劳教三年,关押大连 1999年 期满获释,此后在北京从事自由写作 2008年 发起与参与起草《○八宪章》,同年12月被捕 2009年6月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判囚11年 2010年10月 获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5月 确诊末期肝癌,获保外就医,入住渖阳一院。 2017年7月11日: 院方公布垂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