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批评对法律界造成影响  袁国强指外籍法官有利一国两制

2017-07-09 09:15

占领行动衍生的占中案及七警案都在社会泛起涟漪,有声音批评占中案属政治检控,七警案又引起外籍法官审判的争议。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认为,《基本法》容许外籍法官常规化参与香港终审庭的工作,他们可与本地法官互动,带动法律界及司法界交流,处理案件时提出新思维,亦有利推进一国两制。他又批评政治检控的说法不公平,认为对法院判决非理性的批评对法律界的工作造成影响。 (星岛日报报道)获留任新一届政府的袁国强昨日在电台节目上,谈及一国两制下的司法情况。他指个人重视《基本法》容许外籍法官在终审庭常规化工作,认为有助法律及司法界交流,外籍法官所提出的新思维亦有助一国两制的推进。虽然做法在国际上并不常见,但他形容这制度是「独一无二」,对普通法及审判有正面影响,而英联邦愈来愈多提供香港的案例予执业律师及学生讨论,证明做法对终院的判例质素及认受性有好的发展。 提到外籍法官被指不了解本地及一国两制的情况,甚至在作出判决后被谩骂,袁国强认为应「对事不对人」,强调要重做法对协助审判的好处。他指普通法制度下的裁决结果,必须包括讲述法律分析及证据处理的判词,具透明度,评论要客观,不可只讨论判决结果理想与否,讨论司法工作亦不应带有侮辱性,或针对国籍及私人事件。他又指,判刑轻重不可以主观意愿看,不满判决亦可循司法程序作出上诉。 至于有关政治检控的批评,袁国强替检控部门的公务员同事感不值,重申律政司工作没有政治考虑,批评有人在法庭上辱骂,对公务员不公平。被问到法官被谩骂或会窒碍他们来港工作,他直言,香港现时一些非理性化的批评对法律界工作有影响。 谈及释法问题,袁国强直言︰「释法无可否认是具争议性的问题。」但他认为香港的司法独立在过去二十年没有受释法影响,全球的司法独立排名仍然很好。他指,司法独立是《基本法》重要元素,而释法为《基本法》内的现有制度。他又解释,一国两制下,香港及内地的司法、法律制度不同,需要一个连结点处理两者,「用《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这方法(释法)做连结点,有外国法官都话这个连结点的设计相当好」。 袁国强续指,中央「一定有」释法权力,但社会对中央如何及何时使用这些权力有不同意见表示理解,以法律角度而言,「希望尽量所有法庭、司法工作在香港的体系内处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