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以及非食品价格温和上升,国家统计局昨公布,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按年升1.5%,为今年1月以来最高。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按年增长5.5%,增幅继续回落。经济学家称,未来CPI与PPI的差距仍会继续收窄。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伟建表示,预计6月CPI通胀仍将温和上升。但下半年预期总需求小幅回落,监管政策去杠杆、防风险将导致流动性收紧,市场利率小幅升高,通胀将受抑压。
唐伟建认为,今年的货币政策会维持中性,以抑制金融杠杆及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今年经济回暖,通胀压力不大,货币政策的重心是防资产泡沫,打击影子银行。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称,今年以来鲜菜、鸡蛋和猪肉供应充裕,5月通胀扩大,主要来自非食品因素。至于PPI,拖累因素主要来自黑色系金属和煤炭价格回落,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下滑。
5月份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5月份,食品烟酒价格按年下降0.5%。其中,蛋价格下降14.4%;畜肉类价格下降7.8%(猪肉价格下降12.8%);鲜菜价格下降6.3%;鲜果价格上涨11.8%;水产品价格上涨6.9%;粮食价格上涨1.4%。
其他七大类价格上月按年均有所上涨。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5.9%,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6%,居住价格上涨2.5%,衣、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3%、1.1%和1.0%。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