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才女林奕含轻生 出版社声明千字文道歉

2017-05-09 16:01

台湾才女作家林奕含自杀身亡,后来出版社代替林的父母发声明,指出女儿的死,疑与8、9年前被诱奸有关,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中的内容,其实是林的自身经历,引起全台关注。不过,近日却有外界质疑「房思琪是不是林奕含」,以及作品内容与作者经历间的对应关系。出版社游击文化表示确有疏失,「需要公开道歉与交待」,指出「没有人可以代替奕含说话。即使是父母、亲友或者出版社,也都只能代表各自的声音」,但对于书中是否完全等同作家的经历,出版社撰文表示「单从作品就要拼凑出所谓的真相不只徒劳,作者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创作仅仅被化约为一则诱奸事件」。 游击文化声明全文如下: 自4/27以来,对于各方的关心,我们有些话想说。尤其是以出版社身分代转奕含父母声明一事,经过社内连日的辩论与检讨,是认确有疏失,需要公开道歉与交待。 首先报告当时的处理经过。4/27的凌晨至上午,我们都与奕含亲友持续联系著,同时也不断重新检视过往与奕含本人的互动纪录,确保所有将来的相关事宜能最大程度符合她的意愿、以及出版当时的承诺。奕含父母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决定自行发出声明,或许因心情过于慌乱而措辞不够精确、讯息流散,致使网友争相质疑来源的真实性。是以我们决定出面代转,担任证实消息来源的统一窗口,承接奕含父母与大众之间的对话需求。也在后续与奕含父母的沟通过程中,重新站在出版社的位置发出声明,协助澄清歧义,并且应对媒体记者朋友的询问。 我们转发父母声明的原意,是为了缓解当下的纷扰与不安。但经过数日的内部检讨,我们深知当时的决定和处理方式并不完备,第一时间确实忽略了出版社本身的责任与主体性。 我们反省当初比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在转发奕含父母声明的当下,就同时加注出版社的立场。这样的注记不是教条式的警语,也并非因为受到政府机关警告、压抑家属的声音,而是希望提醒一个简单、却常心急忘记的基本立场:没有人可以代替奕含说话。即使是父母、亲友或者出版社,也都只能代表各自的声音──我们确实无法置身事外,但我们的发言更应该强调每个角色位置本身的局限性。就算有些事曾经与本人密切且慎重地讨论过,这也已经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我们所认知的奕含。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是,仍然以出版社对作家的承诺、及实际互动中其本人表达过之意愿作为第一考量,也尽力照顾家人与亲密之人的心情。 从出版社的位置,我们特别想说:关于「房思琪是不是林奕含」、关于作品内容与作者经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个问题不仅无礼,更有违理解创作者的心意。即使是「改编自真人真事」的故事,在艺术化、美学化的过程中也可能经历繁复的拆解与变造,单从作品就要拼凑出所谓的真相不只徒劳,作者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创作仅仅被化约为一则诱奸事件。 对于惨剧,也许人人都想追查、都想声讨。可是房思琪的绝望不只是来自李国华,更包含了远远近近的整个社会没有人能够站在她的位置。每个人的想像力和同理心都有其极限,不要放弃理解与感受,但擅自解读、认定他人痛苦的形状,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下的心安理得。 作者坚持书写并出版这本小说,乃是基于「使这个惨绝人寰的故事被看见」的强烈期望;而「被看见」,对奕含来说的意义更是基于文学形式上的。当初决定一起出版,确实经过与作者反覆的讨论与厘清。她并不害怕可能诱发猎奇的窥伺眼光,但也绝不想要读者把作品当成按图索骥的八卦指引。这份出版希望能用一种更温柔的可能接待她,因此,比起一本书的呈现究竟该用多少价钱衡量、换取,我们一直更在意的都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所工笔细写的:有人的痛苦无法和解──相信买书的人也是如此在意。 游击文化 2017.05.09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