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扩至16区 逾1.2万病人参加

2017-04-24 20:05

医院管理局继去年第三季将「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伸延至12区后,本年度将扩展至另外4区,包括中西区、离岛、大埔及荃湾,覆盖全港16区,并于本月开始分批邀请合资格的病人参与计划,届时预计可惠及3.5万名病人。 医管局联网服务总监张伟麟表示,计划自2014年年中在观塘、黄大仙及屯门试行,一直得到社区、病人及私家医生的支持。医管局遂于去年第三季起扩展计划,分阶段推展至不同地区,并会于2018/19年度推展至全港18区。截至今年4月中,有超过12000名病人参加计划,预计计划全面推行时,可惠及约35000名病人。计划按时间表于今年度推展至16区,截至4月18日,共有273名私家医生参加计划。 医管局于本月开始分批发信邀请合资格的病人参加计划,病人无需自行申请。医管局亦会继续举行简介会,鼓励病人参加及协助其申请。 患有高血压及或糖尿病(或附带高血脂症),并在相关地区普通科门诊覆诊至少一年而病情稳定的病人会获邀参加。参加计划的病人可从实行计划的16区中,自选一名参加计划的医生作为家庭医生。每名病人每年可获最多10次资助诊症,诊治其慢性疾病及偶发性疾病。病人每次就诊只需缴付普通科门诊收费(现时为45元),获医管局服务费用减免的人士可继续享有相同安排。 张医生指出,期望计划恒常化后除了可为病人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基层医疗服务选择,帮助应对公立普通科门诊服务的需求外,更可推动家庭医生概念,建立持续的医生与病人关系,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防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