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背后有何逻辑? 料推冧股市铺路6月减息 拆解「剧本」如何走

2025-04-07 15:49

特朗普关税战背后有何逻辑? 料推冧股市铺路6月减息 拆解「剧本」如何走
特朗普关税战背后有何逻辑? 料推冧股市铺路6月减息 拆解「剧本」如何走

美国加徵关税引爆全球股灾,美股上周两日暴跌10%,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港股亦曾泻近3000点,失守两万点关口,甚至被视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也要下跌,令投资者「无处可逃」。究竟特朗普为何要宣布「对等关税」政策,背后逻辑是甚么?此外,如果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成功,这个「剧本」又会如何发展?

对等关税|背后核心问题是甚么?

据内媒引述分析指出,美国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财政入不敷支。美国现时财政收入4.9万亿美元,支出6.8万亿美元,即有1.8万亿美元的赤字,另有35万亿美元的美债。不过,美国支出却不能减少,因为当中包括21%社保支出、11%医保支出、12.5%军费支出,以及13%为美债利息等。

因此,特朗普必须要「开源节流」。首先在节流措施上,特朗普上任后就任命马斯克管理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并豪言为政府削减1万亿美元支出。另一方面则积极开源,其一是推动制造业回流,希望通过收入增长来还债;第二是加徵关税,预计增加6,000多亿美元收入;最后则希望通过减息扩表,来稀释债务。

对等关税|制造业回流约束因素多

不过,美国要制造业回流有好多约束因素,例如美国工人的工资是新兴国家的6至10倍,而且时常遇上大罢工要求加人工,除非是垄断性的高毛利行业,否则普通制造业难以回流;同时,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只剩4年,而制造业的回流周期一般为5至10年,随时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

对等关税|最终目的铺路减息扩表

正如上述分析,特朗普加徵关税最终目的,是为下半年减息扩表做准备,以解决美国债务问题。具体而言,特朗普采取「先做空再做多」方式,通过加徵关税爆击全球股市,保持美元流动性同时,制造全球流动性紧缩,打击他国经济预期,逼迫各大经济体同美国进行利益谈判。当股市暴跌、资产价格暴跌后,则能以「救市」为由,迅速减息扩表,以流出来的美元,抄底全球资产,如此既能保持美元强势,还可稀释债务。

对等关税|特朗普政策有何阻力?

不过,特朗普的想法将遇上经济学中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简单而言,特朗普目前既要维持美元强势地位,又要消除贸易逆差,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目前75%的国际贸易都由美元结算,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需提供全世界需要的流动性,而释放美元的过程是通过贸易逆差实现,即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美国则向该国支付美元。

此外,特朗普这套逻辑还有很大阻力,因为很多人也开始不买单了。其中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强调,关税对经济影响比预期大,并会重新提升通胀,意味减息不会那麽快。虽然加徵关税会增加国库收入,但民众将付出实际代价,目前预测一个家庭支出一年至少增加3,800美元,很多产品价格则要大涨30%。

另一方面,美国农民作为特朗普的支持者,亦有相当大打击,因为美国出口中国的四大类产品如晶片、大豆、飞机及原油中,有三分之一的大豆都是出口至中国,如果该比例持续下降,美国农民收入也将受到打击。此外,中国已宣布反徵美国34%关税,其中对玉米、大豆都增加了关税,而欧盟亦对美国威士忌增加关税,均影响到美国人的生计。

对等关税|特朗普最希望的「三部曲」

该文章又认为,特朗普最希望见到的「三部曲」,分别是「4月加关税」、「4月及5月与主要经济体进行利益谈判」,再到「6月时谈判差不多了、股市也跌得差不多了,就开启大放水,再次收割」。当然,有关逻辑能否落地还要看联储局取态,以及通胀数据,但相信会有一番博弈。

对于中国而言,若美国大放水,中国也有望跟进,亦即早前强调择机降准降息的「机」,届时将可能出现一波牛市。不过,如果最终形势仍然胶着,美国拥有最强消费力、中国则有最强生产力,那就会继续博弈,延续目前的波动情况。

相关文章:

美国关税|国家队出手入市撑A股 汇金称再次买入指数ETF 未来继续增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