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设清史中心 所为何事

2025-03-25 08:0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人入关创立,长达268年,开疆辟土,将台湾、新疆、西藏正式纳入版图,国土面积翻了一番,疆域面积达到1380多万平方公里(现在是960万平方公里)。

料由社科院纂修《清史》 

目前,内地最权威的清史研究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已有47年历史,出过戴逸、李文海、王思治等大家,而且肩负纂修《清史》的重任。不过,《清史》从2002年开始、动用了两千多人编写,2018年终于完成3200万字的书稿送审,由新成立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负责审读,却在2023年传出「烂尾」。

相关新闻:中国观察:嘴上都是主义 心里全是生意

戴逸撰写的「简明清史」。
戴逸撰写的「简明清史」。

当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传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史观强调得不够,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所谓「新清史」,是指西方学界以满语、蒙语档案研究清朝历史,强调清朝的满洲元素有别于中原王朝特徵,有的甚至认为「清朝不是中国的朝代」,对「大一统」、「中国认同」及「汉化」等既成观点构成挑战。

戴逸是清史研究大家。
戴逸是清史研究大家。

 3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举行,本身是清史专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出席会议,全国35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认为,成立清史研究中心,就是要团结汇聚全国清史研究精锐,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研究方法,「牢牢把握清史研究国际话语权,传播正确历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清史研究知识体系,努力打造清史研究的中国学派,造就一支党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清史研究国家队,推动我国清史研究走深走实。」

客观而言,清史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一些涉及边疆、民族和宗教的重大问题。中国社科院古代研究所有个清史研究室,清史中心的成立,不仅是研究室的升格,而是要做全国清史研究的龙头老大,「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预料,纂修《清史》的重任将由人大清史所转移到社科院清史中心。

纪晓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