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业界推「自立支援」照顾模式 减约束长者维护晚年尊严
2025-03-17 00:00
本港安老院舍为避免长者跌倒,或神智不清时拔除维生喉管等情况,经医生等专业评估及得到家人同意后,必要时会为长者进行有限度约束。然而,约束因限制活动,包括令长者无法自己行走、如厕等,进而衍生影响身体机能、个人尊严,乃至精神健康等问题。安老业界人士日前发起制订《安老业减约束约章》,期望今年内号召全港院舍实施「自立支援」照顾模式,以改善院舍长者的生活质素。
冀年内号召全港院舍实施「自立支援」
银创基金会主席陈静如表示,「自立支援」是一套照顾体系,院舍透过了解每位长者的需要,制定方案增强长者自理能力,以减少长者被约束和卧床等情况。她指,「自立支援」于十多年前已在日本兴起,本港近年始开始起步,当中主要理念为「三不」及「四要」,即让长者「不约束、不尿片、不卧床」,及「要饮水、要进食、要运动、要排便」。
近百院舍承诺签署《安老业减约束约章》
陈静如举例,一名长者若出院后须插鼻胃喉,一般院舍接收时,会维持其出院前的照顾及约束模式,避免长者因不适拔走鼻胃喉管。而推动「自立支援」理念的院舍,则会与长者及家属一同商讨减少约束的可行做法和流程,如安排「一对一」的私家看护或家佣陪护,减少长者被「绑手」时间;亦可以转介语言治疗师训练长者的咽喉肌肉力,改善吞咽功能:或转介物理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提升长者的下肢肌力及平衡力,或由护士协助进行如厕训练等。
基金会亦正草拟《安老业减约束约章》,以包括推动「自立支援」等概念,目前已获近100间院舍承诺签署约章。
77岁林伯试用计划 成功摆脱尿片
在九龙区一间院舍担任院长的魏振青指,其院舍在2021年起已逐步推行「自立支援」,去年已有22个成功个案,有长者更由不良于行变成能自己行走。77岁院友林国强指,曾因肺积水入院卧床数月,转入安老院舍时也要坐轮椅,更要穿尿片,及被安全带约束在轮椅上。他指,当时因被长时间约束,感到非常沮丧,幸院舍安排他接受评估后,终获物理治疗师协助康复训练,并在看护照顾下练习自行走路,及接受如厕训练,最终成功摆脱尿片。林伯亦毋须再用轮椅及约束带,令其自信恢复,现在更会主动参与院舍举办的社交活动,人亦变得更开朗和活跃。
魏振青表示,推行「自立支援」会令院舍经营成本及人力需求有一定程度增加,会通过优化资源运用、工作流程来抵销,且因「自立支援」能帮助长者维持日常生活的独立性,长远也能替社会减少照顾成本的支出。
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委员颜汶羽对《星岛头条》表示,此举对长者康复是一件好事,相信「自立支援」是合适做法,令他们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搵番个尊严和成就感」。他指现在更有不少老年科技产品推出,若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经健康评估后适当减少束缚,会有助长者恢复,同时亦能够让他们更有尊严,「唔少老人家好想自己力所能及做啲事。」
他又表示,虽然安老照顾业界人手问题一直存在,但加强本地培训及输入外劳的助攻下已有纾缓,建议政府在资助上善用乐龄科技,希望当局可尽快落实长者以个人身份申请乐龄科技券,而不再是经由长者中心或安老院舍,可由长者自行购买科技康复产品,进一步辅助科技健康产品普及化,成本可因量产而降低,亦促进长者居家安老,减轻安老院人手压力。
记者:蔡思宇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