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围发展研保育基金创先河 发展商提供一笔过款项 最快第3季展开工作

2025-03-16 13:12

南生围发展研保育基金创先河 发展商提供一笔过款项 最快第3季展开工作
南生围发展研保育基金创先河 发展商提供一笔过款项 最快第3季展开工作

南生围大型项目再有突破性发展,由恒基及傅老榕家族提出的南生围「双生共融」发展方案,其建屋计划发展超过30年,继上月底展开环评报告公众谘询后,近日再有新进展,发展商除保育154.4公顷湿地外,更向政府提供「一笔过」保育基金,供相关部门长期管理保育之用,若成功落实,将会成为私人发展商大型保育项目先例;另外,项目采「先保育后发展」原则,最快今年第三季落实湿地营造及保育工作,而住宅项目最快2028年动工。

供部门管理用途 金额待评估

项目将实践城乡共融、积极保育规划原则;南生围建业公司发言人回覆本报查询时指出,将向政府提供一笔过的「保育基金」,供相关部门长期管理保育之用,确保保育区内自然环境获持续妥善保育。目前该「一笔过」保育基金的金额尚有待商讨及评估,未来亦将按程序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系,适时会面讨论。

南生围及甩洲项目发展方向
南生围及甩洲项目发展方向

坚持「先保育后发展」原则

发言人强调,一直坚持「先保育后发展」原则,确保项目湿地营造及保育工作妥善落实后,才正式开展发展项目。目前焦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公众谘询工作,若顺利获批,下一步是补地价,依城规会要求加入土地契约条款监管和制订发展,会积极配合政府审批进度。

上述项目最快会在今年第三季先落实湿地营造及保育工作,务求让区内生态环境尽早得到有效保护,才在发展区北端进行第一期建设,以确保第二及第三期建设对雀鸟及附近民居影响减至最低,现阶段预计发展项目并不会于今年内展开。

南生围「双生共融」发展方案,由南生围和甩洲两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达177.3公顷,包括154.4公顷湿地、11.6公顷住宅发展,提供2,521伙,以容纳6,500人口,另有3.3公顷公众公园暨旅客中心及拟议道路桥。

助永久提升后海湾生态系统

若以现时方案11.6公顷发展规模计算,只需提供23公顷湿地补偿,经已提供双倍湿地补偿。但实际上建议方案提供合计154.4公顷优化湿地,远超过城规会「无净湿地损失」(no-net-loss of wetland)指引要求,额外增加超过100公顷优化湿地。不仅永久提升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也为北部都会区提供优质生态环境。

另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后海湾的候鸟数量已减少近一半,过去十年跌势持续,由2008年记录约9万多只再锐减至如今约5万只。与米埔自然保护区相比,南生围和甩洲的生态更于近30年间显著恶化。在2022年,南生围和甩洲两地,录得具有重要保育价值水鸟种类数量,都严重低于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反映欠缺妥善规划保育下,南生围和甩洲生态正面临严峻挑战。

延伸阅读:2521伙分3期发展 2028年首动工

恒基及傅老榕家族发展的南生围「双生共融」项目有11.6公顷作住宅用途,并细分3期发展,合共提供2521伙,当中首期项目最快2028年动工。项目需要完成补地价后才可发展,南生围建业公司发言人指,对补地价程序持正面看法,认为与政府达成合理补地价协议充满信心,并持乐观态度。

项目发展方案显示,住宅部分位于南生围最南端,是整个项目区域中距离后海湾最远的位置,当自然保育区及湿地改善区充分落实后,才会分阶段开展住宅发展项目,住宅发展部分占地约11.6公顷,占项目总面积约6.5%,将细分3期发展,当中第一期项目预计约2028年年中展开,于2030年年底完成;而第二期项目预计于2031年展开,于2033年中完成;最后一期第三期项目则预计于2033年中展开,并于2036年中完成。

住宅布局考虑候鸟迁徙路径

项目将提供多元化住宅单位,涵盖不同面积,以满足各阶层未来住屋需要,将建140幢独立屋及28幢楼高19至25层分层住宅楼宇,合共提供2,521个住宅单位;同时提供约1.7万方尺社区商业设施,并提供少量商铺,便利社区;以及提供约1.32万方尺访客中心等。另外亦设有社区配套设施,满足社区不同需求。包括6层高长者院舍中心,总楼面约7.27万方尺,协助解决社区对优质院舍需求。

文件显示,在住宅布局设计上,为考虑候鸟迁徙路径,楼宇位置避开鸬鹚、白鹭等候鸟飞行路线。同时为尊重原居民意愿,特意保留传统风水走廊。为避免夜间灯光干扰红树林中萤火虫的栖息地,于西南面、靠近山贝河住宅建筑群,面向红树林方向不设窗户,只采用东面单侧采光。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