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特色建筑说城市故事 深度旅游展文化底蕴 业界吁完善导赏普及教育

2025-01-16 08:15

每日杂志|特色建筑说城市故事 深度旅游展文化底蕴 业界吁完善导赏普及教育
每日杂志|特色建筑说城市故事 深度旅游展文化底蕴 业界吁完善导赏普及教育

香港中西荟萃,建筑设计别具匠心,文体旅局也看准当中特色。上月底发表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中,推动业界开拓与特色建筑相关的旅游产品,让旅客更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有建筑师指,旅游及建筑业界必须紧密合作,以提供更深入的导赏服务,而规划建筑导赏时,都要平衡旅游和民生,避免过度消耗景点。跨业界合作外,完善建筑旅游仍有赖政府协助拆墙松绑;有学者指,长远应从教育入手,让市民多认识建筑和城市空间,惟许多本地建筑都欠缺历史资料,若然相关部门有记录,盼能配合研究,共同打好基础。 

去年香港首次举办「打开香港」,共50多座地标建筑开放予公众探索。
去年香港首次举办「打开香港」,共50多座地标建筑开放予公众探索。
 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曾举办历史建筑导赏团。
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曾举办历史建筑导赏团。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上月发表《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推动业界开拓与特色建筑相关的旅游产品。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会长吴韵怡指,香港是中西交融的城市,从建筑物设计上可看出历史背景,如战后建筑特色以「功能」主导,近年比较标志性的皇都戏院,不像传统建筑讲求左右对称,而是集合多功能于一身,「功能上有戏院、住宅和商场。」

为景点编码 制作导赏导航

除了中西荟萃,「香港散步学」创办人黄宇轩指,本港有因应地形而出现特殊建筑,部分建筑物依山而建,或因为挤拥而出现高密度状态。建筑师彭展华同意指,俗称「怪兽大厦」的鰂鱼涌海山楼,是外国人眼中的奇观,「他们觉得香港建筑又高又密,建设时好高难度。」而香港不只华人聚居,更有不同种族人士,市中心亦有清真寺、志莲净苑等宗教场所,「多元化就是香港的建筑特色。」

本地素有以建筑为主题的导赏团,香港旅游业雇员总会总干事林志挺举例,如参观大馆、半山景贤里等,中区更有一条热门旅游路线,从中环终审法院起步,经过皇后像广场,再到滙丰银行大厦、圣约翰座堂和香港外国记者会等,最后于西环结束行程,导赏员会沿途讲解建筑的特色和历史,颇受旅客欢迎。

他指,现时某些景点每逢周末及假日,都会举办数场公众导赏团,但香港有很多建筑物尚待发掘,日后开拓旅游产品必须做好组织,如政府及业界可以为上述路线中的景点编码,并为各建筑物撰写导赏内容或录制语音导航,游客可自行按号码顺序游览,再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资讯。

香港是多元化社会,市中心有清真寺、志莲净苑等宗教场所。
香港是多元化社会,市中心有清真寺、志莲净苑等宗教场所。

平衡旅游民生 免过度消耗

要善用香港的建筑资源,旅游及建筑业界必须紧密合作,才能提供更深入的导赏服务。吴韵怡指,建筑师懂得「阅读」建筑物,理解背后设计理念,部分资料会从建筑图则反映出来,有些则是跟其他地区的建筑物作出比较后,看出个中特色。

她指,导赏员向外地旅客讲解时,要先从大环境出发,说明该建筑物或建筑群选址及兴建的原因等,「当参加者了解建筑物因为历史因素才出现,也会明白建筑设计。」她又说,部分内容需要业内人士解释,例如本地《建筑物条例》近年作出修订,栏杆高度由90厘米增至1.1米高,故活化部分旧式建筑需要加高栏杆,「当我们解释过后,参加者就会明白是《条例》有所要求,而不是建筑师想这样设计。」

建筑旅游仍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筑历史学者及建筑师(英国)黎隽维指,以往规划建筑导赏时,都要考虑建筑物容纳的参观人数,「部分建筑物空间较小,不宜发展成旅游热点」,故政府可为旅游业界提供指引,平衡旅游和民生,避免过度消耗景点。他认为,日后开发新建筑景点时,可以参考前深水埗配水库在开放初期限制参观人数,及后才放宽不用预约入场的做法,以保留历史建筑的氛围。

跨业界合作外,完善建筑旅游仍有赖政府协助拆墙松绑,例如部分法定古迹因其实际情况、基于保安或私隐考虑、有待活化或正进行维修工程等原因,而没有对外开放,坊间组织想申请到大会堂演讲厅等政府地方作导赏,也甚艰难。

建筑师彭展华认为,长远应从教育入手,让市民多认识建筑和城市空间。
建筑师彭展华认为,长远应从教育入手,让市民多认识建筑和城市空间。

教育入手 让市民认识建筑

彭展华认为,长远应从教育入手,让市民多认识建筑和城市空间,有关部门应集结古物古迹办事处及民间进行的研究,加入中、小学课程,甚至出版图书说明建筑史。惟黎隽维补充,许多本地建筑物都欠缺资料,甚或不清楚资料库存在哪些位置,使研究工作艰困,「根本无从入手。」他举例,嘉顿中心由著名的民国建筑师朱彬兴建,以往多份研究都没有注明,直至自己偶然看到图则以及建筑师签名,才有所发现。建筑资料不齐全并非香港独有的问题,但他相信,发掘建筑物成旅游景点,也要作周全研究,若然政府相关部门有记录资料库存的位置,配合研究或更理想。

发展局回覆指,香港现有136项法定古迹,其中65项属私人拥有,当中绝大多数已透过不同形式让公众参观,只有极少数因其实际情况及原因,例如基于保安或私隐考虑,或因有待活化或正进行维修工程,而没有对外开放。政府鼓励业权人在可行情况下,适度开放他们拥有的法定古迹供公众参观;发展局辖下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和古迹办会向业权人提供适当支援,如相关法定古迹坐落在文物径上,古迹办会安排人员巡视及清洁,以确保它们得到合适的保护。

局方会继续与旅游事务署和旅游业界紧密合作,古迹办亦会为法定古迹安装历史资讯牌,让公众了解其历史背景及文物价值。此外,古迹办已为15幢法定古迹及3幢已评级的历史建筑制作虚拟导览,并上载至古迹办网页内,让公衆透过电脑或流动装置,了解及欣赏香港的历史建筑。

去年香港首次举办「打开香港」,共50多座地标建筑开放予公众探索。
去年香港首次举办「打开香港」,共50多座地标建筑开放予公众探索。

业界盛事「打开香港」 不同角度展现港建筑

去年,香港首次举办建筑界盛事「打开香港」(Open House Hong Kong),有统筹委员会成员希望,从不同角度展现香港建筑,令市民重新认识城市。

「Open House」计划源于30多年前的英国伦敦,时至今日,全球已有60个城市利用「Open House」品牌做城市建筑开放,去年更首次在港举办,共50多座地标建筑开放予公众探索,包括历史建筑、大学校舍及酒厂等,统筹委员会由建筑师、学者及历史研究员等组成,务求从不同角度展现香港建筑。

建筑师麦憬淮指,从官方角度出发,旅游景点大多是具历史价值或著名的城市地标,但香港仍有其他面向。他举例,市民到日本及美国等地旅行参观酒厂或酒窖,大多是一层平房或地下室,而且都要驾驶一段长距离,但香港却有酒厂置于工厂大厦一个高层单位,「希望大家重新认识城市。」

此外,活动为主办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建筑师彭展华指,伦敦去年办800多场相关参观活动吸引逾20万人参与,约30%参加者非本地人,收益折合约7000万港元,主办方更与出租住宿的平台合作,「不只是分享建筑,也有助旅游经济。」

圑队未来仍会继续举办「打开香港」,彭展华直言,现正申请资助,盼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麦憬淮亦言,交流会令建筑设计和城市生活气氛更健康。

建筑师麦憬淮希望,「打开香港」让市民重新认识城市。
建筑师麦憬淮希望,「打开香港」让市民重新认识城市。

从建筑粗犷主义 参透战后社会历史

近年,「粗犷建筑」概念在本地建筑界讨论度高,有深入研究的建筑师指,当中可以参透到战后的社会历史,以及业界如何透过设计应对大众需要。

粗犷主义(Brutalism)源于1950年代的英国,以凸显建筑材质和结构见称,避免装饰性设计。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会长吴韵怡指,粗犷主义是现代战后主义的分支,辨识度高,容易引起大众注意和兴趣。建筑师彭展华近年研究「粗犷建筑」概念,他指,细看大馆、中环街市及元创方等建筑,皆成功保育且运作多年,使他理解「保育」是由时间推演而来,「可能未来10年就会看如何保留战后建筑。」

他指,粗犷建筑跟本地建筑师发展,和当时社会甚有连系,该些建筑正是香港初代建筑系大学生的「作品」;香港战后建筑仍不算高密度,粗犷建筑便开始改变,例如跑马地有一座结合马房及住宅的大楼,亦有混合功能的工厂兴建至6至7层高,内有饭堂、办公室及普通工厂空间,「粗犷建筑能折射当时的社会历史故事。」

记者:仇凯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