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普及教育 逆转重西轻中 汇聚本地水墨力量 传承独特艺术语言
2024-11-06 08:00
《水墨新时代系列》之保育篇
香港水墨不断创新突破,前人奠定基础功不可没,惟一众艺术家逐渐老去,亦未见有专书记录近代的水墨艺术发展史,文化恐悄然流逝。面对内地新水墨实力强、潜力大的挑战,有艺术家认为,水墨阅读门槛高,要普及必须从小教育,亦要集中艺坛力量,多设主题式展览。国家「十四五」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水墨定能作出贡献,有画家盼望,港府加以重视水墨,让此立于传统、融合西方而演变的本地艺术语言,得以保留承传。
香港水墨的种子自上世纪50年代萌芽,一众艺术家承先启后,使本地艺坛发展得有声有色,百花齐放。艺术家陈成球指,本地艺术范畴众多,水墨正是一面代表香港的旗帜。他指,香港水墨影响中国画潮流,并在国际间展示,足证其独特之处。
香港新水墨的独有创作模式为全球少见。一直以来,全球艺术家都在寻觅各地独有的艺术语言。以1950年代,日本艺术家经历二战后创立「具体派」为例,早期创作多以表演、大型装置和即兴发挥为主,如足绘、冲破纸张留痕、以电器和灯泡制成服装等,个中精神为艺坛带来冲击等。
香港现代水墨画会会长杨国芬认为,香港水墨如出一辙,若然官方了解并珍而重之,整理好各方资料和文件,这种香港文化绝对能够永远写在文化艺术市场,甚至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名留青史。然而,她直言,香港没有专家研究本地水墨发展,有记载的书籍和网站屈指可数,而一众1980年代知名的本地水墨泰斗已两鬓斑白,「他们所保留的珍贵作品和资料文献,甚或曾经参展的资料、海报和相片,或即将就此消失。」她也说,艺术评论甚少涉猎香港水墨,某程度上窒碍发展。
本港水墨发展放缓,但全国水墨艺术发展从未停步。她提到,中国新水墨在1980年代鼎盛,时至今天,内地艺术家的艺术观念更是带领潮流,举例内地艺术家王天德以香烫勾勒出群山和积雪等意象、张羽摒弃画笔改用「指印」创作,又如徐冰,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以灯箱呈现山水,以麻绳、树叶和枯枝构建倒影,「内地新水墨实力强、潜力大,对本地水墨界既是挑战,亦是危机。」她指,香港艺坛若然继续分开「新水墨」和「现代水墨」两条路,对本地水墨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制造机会沉浸中国艺术
香港水墨要继续稳步向前,需要更多人认识及参与这门艺术。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艺术家周晋认为,各方面都需要「再多做一点」。他提到,本地教育过去以西方为主,「需要给他们更多机会了解水墨,有更多关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视觉经验。」他亦说,目前香港没有艺术的专门大学,而据他观察,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书画,「说明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可能没有这方面的老师,或者老师在美术课程不太侧重这一块。」
千禧后水墨画家魏舍桠是其中一例,她指,自己的中国画生涯始于大学时期,回想高中修读视觉艺术科时,课程一直侧重西画,未有令人全面浸润在中国艺术当中。她认为,不少人对水墨感兴趣,却未能进阶学习,「可否为有兴趣的人提供深入的讲座,让他们有讨论、欣赏和体验的机会?」
周晋坦言,本港过去教授中国艺术的老师和课程偏少,中大近年开办相关硕士课程,获不少中小学教师报读,「希望这些教师有经验之后,再帮助年轻学生。」他强调,教育资源值得投入更多,「更广泛地让年轻人熟悉传统文化,他们对水墨的兴趣会多一点。要潜移默化有难度,需要长期一步一步地做。」
阅读门槛高 常设展边睇边学
普及化需要从小教育,惟不少人认为传统国画的阅读门槛高,新水墨抽象难明。魏舍桠说,水墨画跟中国哲学一样,讲求「意在言外」,观众或要对中国文化和思想有一定认知,才会明白。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助理教授、水墨画家邱荣丰举例,不懂水墨的人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会觉得像小孩画作,但懂得看的人,就会知道其功力深厚,「水墨是一门很慢的艺术,观众亦要懂得很多知识,提升个人修养。」
邱直言,审美需要培育,却亦难以教育,难在解释和说明。他举例,普遍人认为字体秀丽就是懂得书法,惟作为艺术家,写靓字只是「技术好」,跟艺术无关。他说,过去一直引导学生放远目光,不要单纯浏览网上资源,但香港水墨艺术家数目少,更多是业馀画家,「当业馀多于专业,他们又不断宣传和办展览,市民误以为那些才是好作品,审美观也因而改变。」
艺术家何纪岚指,去图书馆做资料搜集以外,前往不同展览看画、请教不同的人,才能学得更多。他建议,市民可以去拍卖展欣赏大师级作品,「比较过就知道哪些是好,慢慢会看得出分别。」其父何百里亦指,观众欣赏水墨画并非单从视觉,而是要对艺术家有一点认识,「香港应该要有『传奇』的常设展览,介绍由香港开埠以来的艺术家,仿古派、岭南画派,水墨运动到现在,可以定期换画,但当中的精神、香港脉络,要交代得好,让市民和旅客都看到香港艺术的演变。」
国家「十四五」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水墨定能作出贡献。不过,艺术家黄孝逵不讳言,香港仍以西方文化为主流,从水墨艺术家的角度而言,感觉受到「歧视」,又指要达至中外交流,本身需要计划,「应该拿出东方学到的东西,而非西方的,不然就不是真正的交流,只是内部循环而已。」
本地评选展览有助发展推广
他指出,扶持水墨发展不光是提供些资助,更重要有具体的行动,包括引导性的工作。他提到,香港应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本地画家评选的展览,「内地所有城市都有自己的展览,每年办一次评出名次,评委一般是有些成就的评论家或者艺术家,眼光较高,评出来的作品有表率作用。这种无形中的教育推广,我认为很重要。」他盼望,港府加以重视水墨,让此本地独有的艺术语言,得以保留承传。
冀获官方支持 令水墨可持续发展
今年本港首办中华文化节,除此以外,香港屡有民间力量筹组水墨展览,甚或有水墨画家互相为对方策展。有艺术家盼望,能够得到官方支持,得以扶持后学,令香港水墨可持续地发展。
今年4月,香港现代水墨画会会长杨国芬义务为水墨画家徐子雄的个人画展策展。她分享,策展的工作繁复,背后要做许多研究,「我们把他自1980年代至今的作品也研究一番,最终把其作品分为3个时期,重新追溯到其作品为何有后续的发展。」她指,对一个艺术家而言,有人帮助自己研究和整理资料,看到自己昔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小总结。但她直言,这种工作不应该由民间去做,「我只不过是一个艺坛小角色,不可以让年老艺术家就这样老去。」
她笑言,筹募资金租用场地举办展览,「捱」得辛苦,希望官方为香港水墨界花心力,作出支援。而要香港水墨有更长远发展,杨国芬盼业界多关顾后辈发展,「没有下层艺术家帮忙支撑,上层不可能去到这样的高度。」她认为,当业界更用心培育新人,后辈有机会快速向上流,令香港水墨可持续地流传后世,「届时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明白,为何我们的新水墨能长久发展。」
画家教导后学 强调授基本技法
水墨画家教导后学,强调以基本功为本,再让学生自行深入钻研,创出独有风格。
画龄约5年的年轻水墨画家魏舍桠分享,作为初学者,学习过程会担心古典技法成为创作的「负担」,「希望可去芜存菁地保留前人所相信的理念,并勇于打破过时的概念。」她坦言,现时创作仍感迷茫,正在探索不同东西。
学生揣摩钻研创个人风格
水墨画家蔡海鹰指,教授传统山水画时,会分拆成山、水、树、石、云五个「专科」,逐一向学生示范,让他们慢慢吸收。他直言,讲课时要抽离,千万不能教学生个人技法,而是要教基本功,让学生自行揣摩。
陈成球亦指,后学从未习画并不要紧,「如有太深的国画背景,或会被技法缠绕,走不出来。」他指,部分学生眷恋传统技巧,甚或只追随老师的步伐,未能调节思维,故教授基本技法后,会吁学生深入钻研,做出跟初学不同的东西,「用技法表现内心,变成自己独有的课题。」
每日杂志组
《水墨新时代系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