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性乙型链球菌|鱼档档主叹淡水鱼销量锐减3成 议员料市民一两个月后才回复信心
2024-09-22 08:15
本港近月爆发侵入性乙型链球菌感染,衞生防护中心指,截至前日(20日),感染基因序列型283(ST283)的个案累计增至70名病人,分布全港18区,3名有长期病患病人已离世,部分患者曾接触或处理生的淡水鱼。《星岛》记者走访本港街市,有鱼档档主叹近期淡水鱼销量减少3成,但相信影响只属暂时性,市民不久后会再买淡水鱼。渔农界立法会议员何俊贤指,事件短期内影响市民对淡水鱼的信心,相信或需1至2个月时间才能平复。
衞生防护中心正分析批发市场环境样本
衞生防护中心表示,侵入性乙型链球菌的确诊人数已渐趋稳定。中心前日确认30宗早前入院的个䅁属ST283,共16男14女,年龄36至95岁,连同早前公布的40宗个案,是次ST283群组涉及70名病人。当中19人已出院,45名留院病人情况稳定,3人情况严重,另有3名长期病患者已去世。中心认为,受影响的淡水鱼或涉批发层面,正进行批发市场的环境样本分析,渔护署未发现批发市场的淡水鱼有异常;食环署已加强相关街市的清洁消毒。
在大埔大元街市经营的鱼档老板邓先生表示,受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个案爆发影响,生意下跌约3成,为此他也减少了入货量。不过他认为影响只属短期的,相信市民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再购买淡水鱼品尝。他又提到,食环署和衞生署人员早前曾到街市呼吁档贩处理淡水鱼时佩戴手套;他也会提醒顾客不要生食淡水鱼,并指有客人主动提醒他们处理鱼类时要更加小心。
早前被发现环境样本与ST283基因序列型吻合的上水石湖墟街市,及后已彻底清洁及消毒。该街市淡水鱼档负责人娣姐表示,平日生意明显下滑,幸好中秋期间生意尚可。她指,侵入性乙型链球菌非新鲜事,几年前也曾出现,「未熟透就食,冇菌都变有菌」,强调淡水鱼只要煮熟后才进食,毋须担心衞生问题,又指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事小,市民「北上买餸」才大大影响其生意。
渔农界立法会议员何俊贤表示,事件绝对会影响社会整体心理,令市民短期内害怕吃淡水鱼,影响渔民及鱼贩生计,「好几位鱼贩反映生意下跌2至3成,按以往类似事件推算,影响可能持续1至2个月。」他指,塘鱼养殖是本港渔业重要一环,鱼塘绝大多数已参加渔护署「优质养鱼场计划」,如验出有乙型链球菌便不会出货,「不是说内地养鱼品质不好,只是运输距离长,中途用的水未必来自鱼塘,不确定性较大。」他认为本地鱼运输时间短,更新鲜,出事风险低,市民可放心支持。
香港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表示,虽然侵入性乙型链球菌只在淡水鱼出现,但在社会高度关注下,咸水鱼市场亦稍微受牵连,「(海鲜市场)无话好大影响,下跌少少啦。」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会长杨位醒则指,本港酒楼大多卖海鲜而非河鲜,故除个别几间河鱼店外,饮食业界未受太大影响。他又提到,厨师处理鱼类食材时,易被鱼鳍剌伤,「之前爆发食肉菌后,业界已安排师傅戴手套加强保护。」
事件令不少市民感到忧心,选择改买其他鱼类,但也有市民处之泰然,以平常心面对,指只要将食物彻底煮熟,问题应不大。到大元街市买餸的林小姐坦言,乙型链球菌感染事件影响了她购买淡水鱼的频率,现在她更倾向选择购买咸水鱼食用。她又认为只要将食物煮熟后才食用,便不会有感染风险。
在石湖墟街市买菜的陈太说,她和家人较少食用淡水鱼,但如要购买都会选择较熟悉的鱼档,「因买开那档长期都OK」。她推测可能是鱼档的批发商出现问题。对于在处理淡水鱼时会否采取预防措施,她认为平日处理食物时不需佩戴手套,感染只是机率问题,且家人不常吃淡水鱼,故会以平常心面对,不会采取预防措施。
作为厨师的余先生表示,通过新闻报道得知本港爆发乙型链球菌感染事件,但他和家人主要食用咸水鱼,对淡水鱼不感兴趣,故不担心受感染。他直指,淡水鱼根本不适合作鱼生食用,加上属养殖,环境未必乾净,容易滋生细菌。他直指无论是什么品种的鱼,都应该煮熟后才食用。
陈小姐向记者展示刚在街市购买的海鲜。她说,知道香港的乙型链球菌感染个案上升,但认为只要食物新鲜,再加上彻底煮熟,便不会有问题。她补充,在处理生熟食物时,会分开使用砧板,并在处理食物时佩戴手套,相信不会受感染。
记者 方咏思 赵克平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