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解读|中国货币收缩亮警号 潘功胜放话改革M1 经济前景预测进入新常态

2024-06-21 06:00

国策解读|中国货币收缩亮警号 潘功胜放话改革M1 经济前景预测进入新常态
国策解读|中国货币收缩亮警号 潘功胜放话改革M1 经济前景预测进入新常态

中国货币收紧程度亮警号,上月狭义货币供应(M1)及广义货币供应(M2)变化见30年新低,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派定心丸,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当中提及M1统计方式已不合时宜,将扩大统计范围。近日官媒及学者亦已提及,将电子支付馀额等三类资金纳入M1,势令判断经济前景的数据起新变化。分析认为,M1改革后将减低现时数据波动,并重新转回正增长。

M1及M2数据1994年纪录以来新低

人行上周公布的5月份金融数据中,M2按年增长从4月的7.2%放缓至7%,并低于预期;而M1更按年大跌4.2%,连续两个月负数。M1及M2数据是1994年汇率改革后有纪录以来新低,显示货币供应急速下滑。

潘功胜讯息一:内在金融「挤水分」结果

在此背景下,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的言论提出三大讯息,一是货币供应数据显示了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调控,规范市场行为的措施会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但并不意味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表明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M1改革小知识:

讯息二:M1统计资金种类扩大

第二,潘功胜亦藉此提及,中国的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有关定义需要进行动态完善,「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从货币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

讯息三:不应关注数量增长规模情结

第三重点,是潘功胜指出,未来将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应视为预期性指标,更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M1或纳入居民活期存款等三类资金

事实上,近日M1改革的方式已在兴论当中,官媒指出,现行M1统计口径或无法全面反映当期经济活动,并引述分析指,有三类金融工具拥有M1特徵但尚未纳入,包括居民活期存款、部分非存款类的金融产品,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

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提及,与国际通用的准则相比,中国M1统计并未纳入居民活期存款,只有单位活期存款(即企业活期存款),令企业存款活动布变得特别敏感。她又称,随著电子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沉淀的客户备付金、以「馀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及现金理财产品,已基本具备直接用于消费支付的功能,纳入M1统计也合理。

倘纳三类资金 4月M1应由负转正

中金公司报告推算,如果将个人活期存款、现金管理类产品和支付机构备付金三类资金,加入到M1统计当中,以4月数据来看,M1货币的增速应该在0.6%至1.1%之间,而不是负1.4%。中国金融界人士指出,整体来看,纳入这三类资金后的M1增速虽然也在下行,但整体上波动幅度明显降低。

潘功胜指,未来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应视为预期性指标,更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潘功胜指,未来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应视为预期性指标,更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分析师:内房好转将令M1回升

说到底,市场仍关注M1重拾高速增长,以回复判断经济信心,刘璐引用历史数据指出,商品房销售增速与M1增速有明显正相关性,基本逻辑是居民购买商品房的过程中,居民储蓄存款直接转化为企业活期存款,从而带动M1增长,同时地产产业链企稳亦能改善上下游行业景气,也能进一步推动M1增长。

刘璐又指,政府发债并支出以后将形成实体部门的收入与存款,带动M1增速回升,而今年5月后政府债发行有所提速,未来随著财政进一步发力,预计对M1增速有一定提振。

M1是甚么?

货币供应量层次的一种。中国人民银行将中国的货币供给分为M0 、M1 、M2三个层次,并采取叠加法计算,基本思路是以「砌积木」方式将具有货币性的金融工具纳入不同货币层次之中,层次越低,货币性越强;相反层次越高,货币性越弱。「货币性」主要指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因此M0及M1主要显示现实购买力,而M2则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目前中国货币供应层次如下:

  • M0:流通中现金
  • M1:M0+单位(企业)活期存款
  • M2:M1+单位(企业)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

中国货币供应量改革历史?

1994年:人行首次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层次。
2001年: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02年: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将住房公积金存款,以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计入M2。

M1及M2的经济周期分析作用?

M1数据来自非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为此判断经济周期,例如当一家公司睇好未来经济时,会保留较多活期资金以备随时用于投资,令M1的增速高于M2;相对之下,当企业睇淡经济前景时,会将更多活期资金转至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令M2增速就高于M1。因此当M1增长减去M2增长后,掉头向上时,有机会是经济周期转折点。

M1亦是经济数据的领先指标,由于M1数据反映资金调动,将先于于采购经理指数(PMI)、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库存等指标。当经济预期向好时,企业会增加采购,从而推升库存及上游价格。

相关新闻:

中国货币政策将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 人行潘功胜:增国债买卖不代表搞量化宽松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 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