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海外法官言论惹议 法律与政治如何划界?

2024-06-12 08:20

大棋盘︱海外法官言论惹议 法律与政治如何划界?
大棋盘︱海外法官言论惹议 法律与政治如何划界?

早前辞任终审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在英媒撰文声称香港法治正受政治环境威胁,惊动特首李家超、终院首席法官张举能点名回应。岑耀信文章指控之严重程度前所未见,政府亦不得不强硬回应前法官言论。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评香港法治情况。(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评香港法治情况。(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评香港法治情况。(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评香港法治情况。(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资料图片)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资料图片)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资料图片)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资料图片)

刘兆佳:法律与政治现实难完全割离

政府先在凌晨发长稿回应,称极不同意岑耀信观点,法庭审案绝对无受到任何政治压力,批评有关言论完全错误。李家超昨再指法院一直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并质疑岑耀信说法与其2021年言论有矛盾,批评他背弃了仍在港守护法治的司法人员。

多年来,保留来自其他普通法地区的海外非常任法官,既带来不同专业法律领域的国际司法经验,扩展法院视野,更重要是传递明确讯息,显示他们对香港法律制度及司法独立的信心。不过,一周内有3名海外法官宣布离任,难免令人关注对香港法治影响。

今次岑耀信言论惹起争议,核心之一是本港司法制度到底有否受到政治状况影响,张举能声明中就提到,「一如其他司法管辖区,保障基本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之间经常存在张力」,在个别案件中取得适切平衡并不容易,但强调然不同意法庭裁决是一回事,但指法庭因政治考虑而削弱基本权利则是另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不讳言,法律与政治的界线现实上难以完全割离,西方政治学有部分学派认为,法律不可能超然于政治,宪法、法律条文向来是不同势力政治斗争的结果,并非超自然的金科玉律,「如何写、侧重点在哪,都是展示订立时各派别的势力分布」,这涉及哲学思辩。不过,他指这种辩论同时很危险,因政府和法律界或担心,若承认这个「现实」会打击法律体系形象,政府反应强烈是可以理解。

套用在香港,刘兆佳指司法机关施行法律时,只可按照条文内容和证据审判,但在诠释法律、审判过程中,不可能完全背离立法原意,因《国安法》立法背景,正是香港2019年暴乱动摇到根本宪制秩序,从而危害国安,自然会有人以此为话柄指控香港法治状况。

但他认为,世上无任何国家会容许2019年乱况在自己地方发生,即使欧美也会通过法律、政治、行政手法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安行为,「怎可能唯独到中国实行就是危害法治?」他质疑若个别司法人员不接受新政治状况,早应在《国安法》订立初期辞任,不会等到现时有重要裁决(35+案)才发声,质疑岑的言论背后有政治压力。

行会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法官即使有个人政治观点,也不应利用其身份、辞职一事公开评论政治,免予人不公正观感。他指岑耀信没提出实质证据,证明香港法治受政治干预,强调法治不应亦不能为政治左右。

法律界议员林新强表示,海外法官辞任原因众多,例如个人、政治因素、年龄等,但相信法官作裁判时,必定根据法律专业及证据,而非政治立场。他认为美西方威吓制裁本港司法人员,可能影响本港继续邀请海外非常任法官,如日后再邀请,相信是已退休的法官为主。

聂风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