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政风波︱张翔十点声明反驳指控 斥王沛诗姑息泄密 无就副校人选作讨论

2024-06-10 22:58

港大校政风波︱张翔十点声明反驳指控 斥王沛诗姑息泄密 无就副校人选作讨论
港大校政风波︱张翔十点声明反驳指控 斥王沛诗姑息泄密 无就副校人选作讨论

香港大学校政风波越演越烈,校委会今日(10日)发公开信回应暂委副校长一事,信中指控校长张翔早前提及对暂委一事毫不知情是「说不过去」,又强调当中并无私人恩怨。张翔晚上发声明,提出十点反驳,斥校委会主席王沛诗一再姑息泄密问题,他对校委会的高度机密文件再次被泄露极度失望,认为此次泄密与去年9月「吹哨者」匿名举报如出一辙,「目的不只是诽谤本人,更会导致大学陷入混乱甚至停摆,为大学带来严重影响。」

质疑两次泄密有组织有预谋抹黑

张翔指出,此次校委会内部机密信件被公然泄露,与去年「吹哨者」匿名信如出一辙,当时匿名信的大量资讯来自校内不同部门,只有个别校委会和管理层成员才可获得,相信两次泄密同样是有组织和有预谋的恶意抹黑。他对于有个别人士不顾香港求发展、抢人才的战略机遇,不断恶意制造事端,搞乱香港大学和香港,表示极为痛心。

就暂委副校长一事,张翔指,王沛诗从来没有就提出的人选向他徵询过任何意见,而校委会绕过他直接任命暂任副校长,政府有关部门亦正在了解事件。张翔亦提到自己曾在去年11月按既定程序向校委会提交几位副校长人选,但有关建议一直不获王沛诗纳入校委会会议议程,她亦长时间没有为有关拖延作出解释。

港大校长张翔。资料图片
港大校长张翔。资料图片
港大校委会主席王沛诗。资料图片
港大校委会主席王沛诗。资料图片
香港大学。资料图片
香港大学。资料图片
港大校委会声明。
港大校委会声明。
港大校委会声明。
港大校委会声明。

香港大学校长声明全文

大学校务委员会(下称校委会)于5月28日在会前未有谘询我并违反<香港大学条例及规程>的情况下,通过委任多名暂任副校长;过去几天,接连有新闻媒体获得校委会秘书给我本人发送的内部机密文件,报导中更包含了一系列指控;今日,校委会又在我和多位校委会委员反对的情况下发出了公开信,当中涉及失实的内容和不公允的批评。因此,我被迫作出回应,以正视听。

第一,校委会主席从来没有就提出的人选向我徵询过任何意见,对于她本人日前公开表示,有关任命没有绕过我,和校委会在今天的信中表示有关任命「校长知情」,实在是匪夷所思,与事实完全不符。事实是在5月28日校委会开会前,校委会委员在5月21日晚上收到校委会主席发出的会议议程,议程只简单提及将处理关于「暂任副校长」的讨论文件,但列明文件后补。直至5月27日晚上9点,校委会委员才收到此议程的文件,当中只包括对管理层的批评,并没有任何任命「暂任副校长」的提议、内容或人选。我为着担心我任命暂任副校长的角色和权力可能会被剥夺,即在5月28日早上寻求法律意见。直至当日黄昏校委会会议开始后,我才得悉校委会主席提出的暂任副校长人选,以及两位我团队成员的调动安排,而我在会议上提出的法律意见亦不被接纳。

第二, 5月28日校委会未有按照大学常规,并违反<香港大学条例及规程>,绕过我直接任命暂任副校长,政府有关部门正在了解事件。几天后大学再发生泄密,而校委会主席一再姑息泄密问题、也未有理会我本人的意见,就决定在6月19日举行特别会议,令人怀疑校委会还能否以公平公正的形式处理大学事务。

第三,我对校委会的高度机密文件再次被泄露极度失望。此次泄密,与2023年9月的恶意投诉如出一辙,目的不只是诽谤本人,更会导致大学陷入混乱甚至停摆,为大学带来严重影响。

第四,在校委会专责小组二月完成「吹哨者」对我的匿名举报调查后,随后的60个工作日,我接连收到校委会秘书发出的20封信,平均三日一封,全部要求我在短时间内回覆,最短的回覆时间只有一日半。来信提出众多问题,我作出回覆后,更多的问题和质疑接踵而至,耗费管理团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这种歇斯底里的「猎巫」式压迫。

第五,校委会秘书发送给我的信件,没有具体说明何人授权校委会秘书发信。根据大学一贯做法,校委会秘书该得到授权,才可代表校委会行动。 但作为校委会成员,本人并不知悉校委会曾授权予校委会秘书。本人亦曾询问,但不获回应。

第六,信中的指控涉及我上任后的工作,包括上一届校委会主席任期内的所有工作,但上一届校委会(包括现任主席)当时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反之,更认同我的工作,并跟我续约。

第七,我和大学管理层一直在努力填补副校长的空缺,并在去年11月根据既定程序向校委会主席提交几位副校长人选,但有关建议一直不获主席纳入校委会会议议程,主席亦长时间没有为有关拖延提出解释。我去年亦有向主席提出新增副校长职位,当中包括副校长(创新)、副校长(校园设施)、副校长(大健康),但没有包括副校长(商业),但过去7个月主席一直没有跟本人商讨有关建议,也没有和校委会委员商讨,直至主席本人在5月28日的校委会会议上,突然拿出7位暂任副校长的名单。

第八,有关4月22日的人力资源政策委员会会议,其所谓的会议纪录只是未确定的草稿,有多位出席该会议的人士已透过书面向人力资源政策委员会主席提出反对。该草稿不反映会议的讨论内容,加设两位暂任副校长职位的建议只属人力资源政策委员会主席的个人意见,而非会议记录草稿上声称的是委员会的建议。

第九,事实上,我亦是有关人力资源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在安排会议前我已向委员会主席表示我非常希望出席该会议,但由于委员会主席临时提议开会,我的日程未能配合委员会主席提议的日子,我恳请委员会主席另择日子。当时主席的回覆是,该会议只会作初步讨论,不会作出任何决定。如今校委会却倚赖该会议的所谓建议以及会议未确定的草稿,去支持相关的任命,做法偏离应有程序,实为偷换概念。

第十,过去几年,我一直定期向校委会报告大学的主要发展和我本人的工作,并透过其他副校长及大学主管人员,向校委会辖下的小组委员会报告具体工作。信函中的各种指控毫无根据且故意误导。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抹黑本人和大学的行为,当中甚至有更严重的诽谤。本声明只对校委会信件和新闻报导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做出简单和清晰的回应,尝试还原事实真相。将大学的具体校务资料呈现于公众,实在非我所愿,我相信,对恶意中伤者的最好回应就是「清者自清」。

我要指出,此次校委会内部的机密信件被公然泄露,与去年针对我的恶意「吹哨者」诬告匿名信如出一辙,匿名信的大量资讯来自校内不同部门,只有个别校委会和管理层成员才可获得,相信两次泄密,同样是有组织和有预谋的恶意抹黑。

在香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个别人士不顾香港求发展、抢人才的战略机遇,不断恶意制造事端,搞乱香港大学和香港,对此我极为痛心。作为香港大学校长,我必须维护大学良好管治的原则和声誉,带领大学继续发展。我衷心希望我们可以排除干扰、回归初心、聚焦发展、吸引人才,全力以赴打造香港成为亚洲以及全球的教育枢纽。

香港大学校长 张翔

2024年6月10日

附录:以下是新闻报导涉及的泄密信件中提到的相关事项。

(1)行政与财务副校长

依照香港大学制度,就副校长的任命,从来没有规定在向校委会提交推荐名单前,须获得校委会属下的人力政策委员会的批准。副校长由校长提名,任命的权力来自校委会,而薪酬待遇的批准权来自人事政策委员会。两者分开进行,且不分先后。

(2)深圳校园

建设深圳校区是大学和深圳市各级政府不断互动、沟通和谈判的复杂过程。为了保护大学利益,过程的细节需要保密,双方一旦有希望达成共识,大学管理团队会第一时间申请召开特别校委会会议,向校委会汇报最新进展。校委会主席曾应大学管理团队的要求召开和主持有关会议。

自2024年2月16日起,校委会秘书开始索取香港大学深圳校区计划的进展报告。回应有关要求,大学管理团队多次提出就深圳校区计划向全体校委会进行ppt汇报,或与关注深圳校区谈判的部分校委会成员见面,但都遭到校委会拒绝。

2024年3月,大学管理团队曾与内地有关部门沟通,并于3月19日提交了在保密允许范围内的书面报告。及后,校委会秘书在4月2日又向我提出多个与项目无直接关系的查询,要求大学管理团队在2024年4月8日之前提供详细报告。

2024年4月16日,在校委会会议上,我和大学管理团队就内地发展和深圳校区整体考虑和进展作出详细报告。但仅仅10个工作日后,即2024年5月2日,校委会秘书又再次要求我提供深圳校区计划的进展报告。

(3)公差

大学校长的职责是代表校方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进行合作谈判、接触校友和捐赠者,以及聘用优秀学者,必然涉及内地及海外公差。

从2020年12月到今年3月,本人总共出差199天。其中将近88天是疫情隔离、周末或假日,月均3天公差。

几年来,我依照大学规定,在出差前向身兼校委会秘书的教务长提前报备,由教务长依照惯例向校委会主席报告。(自2020年底开始,考虑到新的香港和国际形势,和严格的疫情管制,我的公差没有具体列出详细的城市,有关做法始于上一任校委会主席在任期间。)我难以置信新闻报导中提及,校委会秘书本人竟然指控我没有就公干作出报告。

因公差涉及招聘与谈判,且有敏感资讯和人事资料,我只在校委会会议中报告主要事宜。

(4)校长办公室组织架构

2024年2月,校长办公室应校委会秘书的要求提交了校长办公室组织架构图,其后校委会秘书来函要求提供更多资讯。

2024年4月,校长办公室组织架构图也经大学人事处提交给校委会属下的人事政策委员会主席。过去数年,校长室统筹多个项目,因为工作量急速增加,邀请了校内教授以及业界退休专业人士,担任协理副校长和顾问,他们多以半职或非受薪方式工作。前任校长亦曾作出类似安排,有先例可循。校长办公室其实还包括所有首席副校长、行政及财务副校长、多位副校长及其行政团队。照此计算,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清华大学的校长室员工人数达80至100人。

(5)出席/委派代表出席会议

校长原则上是大学几乎所有委员会的成员,港大多达数百个委员会,校长不可能出席或主持每个委员会的会议。 由校长委任副校长代表出席会议的做法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也是常见的。

我上任后不久就面对香港迅速变化的局势,以及急切在全球招募优秀学术人才的需要,我将其中一些委员会(包括财务委员会和校园发展政策委员会)的主席或成员资格,授权给管理团队的其他成员,管理团队就主要的议题向我报告,并上报校委会属下的相关委员会。

校长是大学教务委员会主席,大多会出席,而学术委员会是教务委员会属下的委员会。上任初期,我就将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职交予首席副校长,这是校长和首席副校长之间权力和分工安排。

相关新闻:港大校政风波︱校委会称张翔知悉需填补副校长 强调不涉私人恩怨

港大校政风波︱消息:李家超亲自介入 约见张翔王沛诗 研设协调小组化解矛盾

港大校政风波︱校委会主席王沛诗否认绕过校长提任命决议 再有校友致函特首

港大校政风波|8港大校友联署质疑校委会主席管理能力 指对王沛诗失信心 冀李家超采取行动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