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 多图|同你讲故!龙舟竞渡成亚运比赛项目 大澳龙舟游涌列入国家级非遗
2024-06-09 08:00
明天(10日)是端午节,吃粽子、游龙舟水等是不可或缺的应景活动。而一年一度在各区举行的龙舟竞渡,更是不少巿民每年的必看项目。《星岛头条》网整理有关端午节种种习俗,一文睇清。
端午节|游龙舟水源远流长 小朋友快高长大
据古书《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意思是端午节当日适宜以浴驱邪,于是进行海浴,即以河水、海水冲身,或跟着龙舟游泳成为了节日习俗。传统有父母相信小朋友浸过龙舟水,有驱邪的作用,有助孩子可身体健康,快高长大。
端午节|南方粽、北方粽大有不同
中国粽子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两派之中,不同地区的制作方法也会有细微差异。南方粽一般呈金字塔状或枕头状,馅料以咸食为主,包括咸蛋黄、猪肉、冬菇、绿豆、芋头、鸡丝和腊肠。至于北方粽,则呈较瘦长的圆锥形,馅料以甜食为主。
香港最常见的粽子是广东粽,馅料丰富,包括鲜香入味的五花腩或鸭肉、冬菇、瑶柱和咸蛋黄;潮州粽不仅加入卤水五花腩、冬菇和虾米,还有红豆和栗子,咸中带甜。
客家粽通常会放冷来吃,糯米团裹满了红葱头、乾香菇、虾米和猪绞肉。上海粽则有甜粽以豆沙为馅,咸粽则灌入咸火腿和鲜猪肉。
端午节|龙舟竞渡最早香港仔举办 选手扮鬼扮马成亮点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龙舟竞渡的起源,相传是与纪念战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已流传过千年,是源自岭南一带的传统,而龙舟划过的水又称「大吉水」,另亦有说法指民间藉划龙舟的仪式活动驱除恶运,祈求平安。
在香港开埠初期,居民多以渔民为主 ,据说香港仔是本地最早举行龙舟竞渡的地区之一。渔民对端午节划龙舟相当重视,龙舟在下水前需进行祈福及「醒龙」仪式,赛后更有「收龙」的传统仪式。 时至今日,划龙舟除了是传统的节庆活动外,更成为一项竞赛活动。以往的划龙舟限制女性不得参与,但现时已有女子或男女子混合组成的龙舟队,且不限国籍。
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于1976年首次举行,今年将于6月15日至16日举行,超过 170 支、逾 4,000 名龙舟健儿将在尖沙咀东部海滨奋力竞赛。由于设有特色造型争夺大奖,各队伍都会奇谋百出,扮成不同的造型,过去曾扮成包括《阿凡达》中纳美人、热门的卡通人物,增加赛事气氛。
龙舟竞赛已发展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在世界各地一些沿海、沿河地方亦有定期举行。它除了是中国全国运动会的项目外,也于广州主办的2010年亚洲运动会,首次成为亚运会中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去年的杭州亚运会中,香港龙舟代表队亦有出战,最终国家队夺5金1银的佳绩。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