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泥倾泻|去年收601宗报告较前年多近7倍 土力处本月中推新「山泥倾泻特别提示」

2024-05-27 14:13

土力处去年共收到60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较前年多近7倍。陈极彰摄
土力处去年共收到60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较前年多近7倍。陈极彰摄

土力工程处今日(27日)公布,去年共收到60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无人伤亡,当中约七成的山泥倾泻影响道路、行人路、寮屋及建筑物;较2022年的76宗多近7倍,亦比过去35年平均每年约300宗多出一倍。处方指去年共发出3次山泥倾泻警告,亦较前年的1次多。处方宣布已于本月中推出新「山泥倾泻特别提示」,提醒公众局部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

土力工程处今日(27日)公布,去年共收到60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无人伤亡。
土力工程处今日(27日)公布,去年共收到60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无人伤亡。
当中约七成的山泥倾泻影响道路、行人路、寮屋及建筑物。
当中约七成的山泥倾泻影响道路、行人路、寮屋及建筑物。
土力工程处指,去年共发出3次山泥倾泻警告,较前年的1次多。
土力工程处指,去年共发出3次山泥倾泻警告,较前年的1次多。
土力工程处宣布,会根据24小时滚存雨量,动态评估受影响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在有需要时发出「山泥倾泻特别提示」。
土力工程处宣布,会根据24小时滚存雨量,动态评估受影响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在有需要时发出「山泥倾泻特别提示」。
土力工程处副处长(港岛)岑家华表示,去年9月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山泥倾泻数目较过去暴雨期间少,反映香港在斜坡安全管理上有所进步。
土力工程处副处长(港岛)岑家华表示,去年9月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山泥倾泻数目较过去暴雨期间少,反映香港在斜坡安全管理上有所进步。

土力工程处:根据24小时滚存雨量 动态评估山泥倾泻风险

土力工程处副处长(港岛)岑家华表示,去年9月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山泥倾泻数目较过去暴雨期间少,反映香港在斜坡安全管理上有所进步。他指,来自溪流、引水道或排水渠的溢流是引发山泥倾泻的主因,需研究改善措施,而非法斜坡工程或僭建会对斜坡构成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土力工程处宣布,会根据24小时滚存雨量,动态评估受影响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在有需要时发出「山泥倾泻特别提示」,措施已于本月16日政府召开强化应对极端天气策略记者会时实施。

处方宣布,已于本月中推出新「山泥倾泻特别提示」,提醒公众局部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
处方宣布,已于本月中推出新「山泥倾泻特别提示」,提醒公众局部地区的山泥倾泻风险。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处方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制作斜坡立体模型。

按过去24小时滚存雨量  决定需否发出特别提示

岑家华指,过去数据反映,当24小时雨量超过300至400毫米时,是一个山泥倾泻可能发生的雨量数值,因此发出特别提示的准则,是根据过去24小时的滚存雨量。他形容提示是动态性警告,没有硬指标,因为要视乎大雨影响范围、斜坡数目多少等因素。 

土力工程处指,会重点审视对市民生活有较大影响的天然山坡和人造斜坡,例如在唯一往来行车道旁的斜坡,以厘定进行防治工程的优次,并会要求各政府维修部门视乎斜坡实际情况,优先为这类斜坡实施预防性维修工程, 例如加固斜坡表面和改善排水系统等。在此期间,土力工程处已识别约500个影响较多人使用的唯一往来行车道的政府人造斜坡,相关斜坡维修部门会进行特别巡查和维修,减低其发生山泥倾泻的风险。

处方指,去年9月利用无人机、四足式攀爬机械人、空载及手提式激光扫描系统,配以遥感探测技术,在难以到达的地方收集天然山坡及山泥倾泻现场的空间数据,以制作像真度极高的立体斜坡及区域性地形数码模型,更有效评估灾后风险,决定采取的应变行动和所需的紧急工程,强调透过创新科技增强处理山泥倾泻和应对灾后风险的能力。

记者:萧博禧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参加《星岛申诉王》「港人置业意向」问卷调查,即有机会赢走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2张或SMARTECH智能煮食锅! https://bit.ly/3V7t3o7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