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总部重建落成 主席谢仕荣冀再用50年 证对港长远信心:友邦绝不迁离香港

2024-05-27 11:00

友邦保险主席谢仕荣现年86岁,见尽经济风浪,对香港长远有信心,表明绝不会将总部搬离香港。
友邦保险主席谢仕荣现年86岁,见尽经济风浪,对香港长远有信心,表明绝不会将总部搬离香港。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论」早前掀起舆论风波,友邦保险(1299)独立非执行主席谢仕荣自1961年加入友邦,入行经历几十年起伏,直言对本港长远有信心,更撑「未来绝对无打算将香港总部搬离到任何其他地方」,保险业要「睇远唔睇短」,否则亦建立不起友邦这个品牌。他又指,中港地产市道短期起伏,但友邦现金流充裕,会从长计议,视乎需要趁低扫平货。

香港复苏快人一步 与湾区融合有绝对优势

谢仕荣指明,本港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是全部自由开放,任何保险公司、银行,或无论多大的资金都能自由进出,香港现金流始终很强,作爲中国门户和超级联系人,相信复苏时香港能较很多地方「行快一步」;而另一优势是,监管相当完整却不会限制太紧。他强调,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迟早会融合,藉助「保险通」等实现两地相互来往时,香港则有绝对优势。

一览友邦大厦重建前后对比🔽

友邦大厦由著名日裔建筑师木下一操刀设计,1969年落成,楼高27层,当年属于摩登建筑。于2019年拆卸重建。
友邦大厦由著名日裔建筑师木下一操刀设计,1969年落成,楼高27层,当年属于摩登建筑。于2019年拆卸重建。
位于司徒拔道的友邦大厦,外望跑马地回教坟场和天主教圣弥额尔坟场。
位于司徒拔道的友邦大厦,外望跑马地回教坟场和天主教圣弥额尔坟场。
友邦大厦外望湾仔区景观。
友邦大厦外望湾仔区景观。
友邦主席谢仕荣在友邦大厦重建前与其合影。
友邦主席谢仕荣在友邦大厦重建前与其合影。
谢仕荣在友邦大厦重建后在门外拍照,指出大厦有龙脉经过,绝对不担心财气流失。
谢仕荣在友邦大厦重建后在门外拍照,指出大厦有龙脉经过,绝对不担心财气流失。
友邦大厦重建后大门外貌。
友邦大厦重建后大门外貌。
新友邦大厦共22层,中庭由一道80米高的楼梯贯穿,员工可在楼梯不同楼层穿梭。
新友邦大厦共22层,中庭由一道80米高的楼梯贯穿,员工可在楼梯不同楼层穿梭。
新友邦大厦内部。
新友邦大厦内部。
新友邦大厦,设有健身室。
新友邦大厦,设有健身室。
新友邦大厦休憩及餐饮设备。
新友邦大厦休憩及餐饮设备。
新友邦大厦办公室。
新友邦大厦办公室。
新友邦大厦餐厅。
新友邦大厦餐厅。

香港经济问题源于中美角力 料难持久

他反问,「如果(友邦)唔系我哋香港做总部,你搵亚洲边度做总部呢?」,指多数人或会提名新加坡,但香港仍有很多地方胜过新加坡。他续指,影响香港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中美角力,惟于美国而言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相信其影响不会长期持续。

谈地产:学股神「别人恐慌我贪婪」

对于内地及香港地产市道疲弱,他表示,地产业短期有起起伏伏,不应局限当下两三年,而是放眼未来十年、二十年市道。他称,友邦现金流充裕,会参考「股神」巴菲特所言,在「最惨冇人要嗰阵」在中港两地扫平货,当前在内地持有的地产以上海为主,其次是北京,投资时会首先考虑如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他又称,险企无论如何都要持有自己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地产时,一是考虑价格是否合适,二是视乎有无需要。他指出,地产不是用来炒卖,大部分是长期持有及自用,友邦在地产投资很大,一定会累积足够的保险资金时再增加地产投资。

对友邦前景睇长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

谢仕荣作为1992年将友邦带回中国「老家」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感慨当年内地保险业不被重视,发展缓慢,他早年将公司和制度搬入内地,二、三十年后内地寿险的扩展已可谓一日千里。

他称,自1961年入职友邦以来,几十年历经起伏,但经济长远而言始终向前成长,保险业一定要「睇远唔睇短」,否则都建立不起友邦。展望未来发展,他称未来很多事情无法预测,但「最紧要自己硬净,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多事情就影响唔到你」。

谢仕荣对友邦前景预测时指,未来很多事情无法预测,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多事情就影响唔到你」。
谢仕荣对友邦前景预测时指,未来很多事情无法预测,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多事情就影响唔到你」。

寄语年青人「跳来跳去唔适合做保险」

身为保险界元老,谈及新加入保险业的年轻人,他称现在年轻人有很多跳槽机会,许多两三年未转工就觉得「好似好无面咁」,但保险业是一个长远的行业,年轻人若加入保险行业,一定要做长远打算,有耐性、多用功学习,「如果你成日跳来跳去,当然都有啲成功嘅,但系我觉得唔适合做保险业」,亦因此,友邦会著重吸纳及升迁本地人才。

友邦总部重建5年开幕 「棺材」外型不再

友邦大厦旧大楼2019年历经足五十载拆卸,新大楼在湾仔司徒拔道原址重建落成,仍毗邻天主教坟场,惟原先酷似「棺材」的外观已改用玻璃外观取代,从风水角度会否担心无「材」便折损「财气」,对此谢仕荣笑称,大厦有龙脉经过,绝对不担心财气流失。

谢仕荣称,对于总部大楼「有特别的感情」,1969年大楼落成时,从大楼第17层望出去「完全无一间building(建筑物)高过我哋,全部有harbour view(海港景观)」,但「而家如果喺最顶楼望出去,冚唪唥睇到人哋嘅building」。他称,当年迁入旧大楼时,他尚是31岁的部门主管,被安排在17楼办公,1983年就升迁坐入更为资深员工的19楼办公室。

视总部为祖业 拒地产商收购

他又指,曾有地产商上门接洽要收购整座大楼,考虑后认为大楼是中国传统中的「祖业」、亦是公司的第一间总部大楼,若非「穷到无钱、无办法」,绝不能卖出,加上公司有大量现金流,又有需要自用,售出提案最终告吹。

新总部添可持续发展元素

重建后的友邦大厦,总建筑面积约2.36万平方米,共22层,设计中不乏运动场景,例如中庭由一部80米高的楼梯贯穿,员工可在楼梯不同楼层穿梭。而室内健身室外环绕著一条长达200米的跑道,友邦首席投资总监康礼贤介绍,跑道可用作walking meeting(步行会议),而多功能体育馆的观众席座位可推入墙内,便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篮球场,亦可用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及其他运动场所。

总部全自用 内部调整租金灵活

整栋大厦全部供自用,可容纳1,800名员工,集团约1,300人搬入,友邦香港约450人。谢仕荣表示, 「自己揸自己」好处,其一便是能灵活调整租金,每个部门自负盈亏、自己交租;另外,大楼用作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匹配,配合到长达20、30年或更长的保单,相信新大楼对业务有正面影响,「最少都可以再用50年。」

现时86岁谢仕荣亦分享对现时流行的在家办公模式看法,他认为在家办公效率远低过线下办公,因为员工不在一起互相交流,缺少「你眼望我眼」的过程,难以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长远而言仍需要线下办公场所。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参加《星岛申诉王》「港人置业意向」问卷调查,即有机会赢走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2张或SMARTECH智能煮食锅! https://bit.ly/3V7t3o7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