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署完成120项改善排水工程 本月两场红雨黄大仙及柴湾均无水浸报告

2024-05-23 16:14

渠务署今日(23日)召开记者会介绍今年雨季的防洪工作。渠何君健摄
渠务署今日(23日)召开记者会介绍今年雨季的防洪工作。渠何君健摄

近年极端天气越趋频繁,渠务署今日召开记者会(23日)介绍今年雨季的防洪工作。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当局将从准备、预警、应急及复原四方面著手,做到「韧性防洪」。署方亦在黄大仙及柴湾区逾30个雨水沙井安装浮球式水位感测设备,24小时实时检查水位情况,今月两场红雨均没有收到水浸报告。

渠务署署长莫永昌。何君健摄
渠务署署长莫永昌。何君健摄
渠务署助理署长蔡荣兴。何君健摄
渠务署助理署长蔡荣兴。何君健摄
渠务署助理署长刘胜昌。何君健摄
渠务署助理署长刘胜昌。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何君健摄

莫永昌指,当局已根据去年暴雨经验,强化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并将紧急应变队伍增至160队,运作基地则增至30个。他说,强化措施在本月4日及21日的两次红雨暴雨下均发挥作用,效果良好。

莫又指,署方应用创新技术防洪及改善渠务措施,包括利用球形地下管道检测机械人增加在渠务设施的湍流环境中进行检测时的稳定性;在黄大仙及柴湾区内曾发生严重水浸的位置,逾30个雨水沙井安装浮球式水位感测设备,24小时实时检查雨水渠的水位情况。他表示安装设施后,今月的两场红雨均没有收到水浸报告,形容效果令人鼓舞。

莫续指,署方去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跟进工作,包括120项小型改善工程,大部分在第一季完成。现时共有11项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正在进行中,地点包括北区、观塘、元朗、港岛南部、尖沙咀等,预计会在今年至2030年间陆续完成。他又指,署方在今月稍后时间向立法会申请7项雨水排放改善工程的拨款,包括黄大仙及港岛东。他又指,上述工程涵盖超过20万立方米的蓄洪池,及超过10公里的雨水渠长度,冀进一步改善各区的排洪能力。

去年台风「小犬」袭港期间,渠务署首次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资料图片
去年台风「小犬」袭港期间,渠务署首次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渠务署延续台风「小犬」袭港期间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的安排。资料图片
去年台风「小犬」袭港期间,渠务署首次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资料图片
去年台风「小犬」袭港期间,渠务署首次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去年9月「世纪暴雨」期间多区发生水浸。资料图片

上调雨量参数 让水浸风险更可控

去年台风「小犬」袭港期间,渠务署第一次通过政府新闻处向公众报告各区水浸情况,今年会延续此安排,在八号风球或以上,及黑色暴雨期间,署方会定时将水浸信息发放给传媒,让公众及时掌握资讯。

署方又指,正进行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规划研究,预计年底完成。莫永昌亦谓,经过去年9月特大暴雨后,已于3月更新「雨水排放系统手册」,上调设计雨量参数,令香港的水浸风险更可控,又表示已成立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前瞻性策略。

秀雅道游乐场蓄洪池容量约6.4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本港第二大蓄洪池。郭颖彤摄
秀雅道游乐场蓄洪池容量约6.4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本港第二大蓄洪池。郭颖彤摄

秀雅道蓄洪计划解决观塘水浸风险

署方亦实地介绍了观塘区秀雅道蓄洪计划,记者所见,计划正在建设中。渠务署助理署长蔡荣兴指,秀雅道游乐场蓄洪池位于观塘区中游位置,容量约6.4万立方米、即约等于26个标准泳池,建成后将成为本港第二大蓄洪池;工程于2022年9月开展,预计于2028年完成,核淮工程预算费用为9亿3,830万元。

署方表示,将从上、中、下游入手,利用蓄洪方案,透过「4缸1湖1河」,即4个蓄洪池、1个蓄洪湖泊,加上提升翠屏河的排洪能力,全面提升观塘地区的防洪能力。蔡表示,当所有设施落成启用后,将为观塘区提供超过19万立方米、即约等于76个标准泳池容量的蓄洪空间,保护集水区内约30万人口。

暴雨期间,秀雅道蓄洪池会收集并暂存地面径流,待洪峰过后,再将雨水经翠屏河排出大海,以纾缓下游的水浸风险。另外,蓄洪池上盖将重置秀雅道游乐场及其他康乐设施供居民使用,完成后的蓄洪池具备防洪和康乐双重功能

记者 郭颖彤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参加《星岛申诉王》「港人置业意向」问卷调查,即有机会赢走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2张或SMARTECH智能煮食锅! https://bit.ly/3V7t3o7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