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雨后现大蜗牛︱专家警告勿接触 「逾百条寄生虫或致脑膜炎」

2024-05-15 12:50

食用或接触非洲蜗牛,或会引致脑膜炎。
食用或接触非洲蜗牛,或会引致脑膜炎。

踏入雨季后,广东包括深圳早前连场大雨,草丛路边出现巨型蜗牛,随后「广东雨后现大蜗牛千万别碰别吃」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蜗牛成为网络热话。日前,有深圳专家提醒市民,千万别碰别吃俗称非洲大蜗牛的褐云玛瑙螺,因为一只非洲大蜗牛可藏超过100条广州管圆线虫,随时导致脑膜炎。

相关新闻:
北上注意︱深圳再迎强对流天气 周四至下周初有暴雨

非洲大蜗牛学名为褐云玛瑙螺,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疾控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主任技师刘阳表示,非洲大蜗牛黏液和粪便,会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尤其会传播一种会引起脑膜脑炎为主要病症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又称广州管圆线虫病,危害比较大。

 

大雨过后,草丛或会出现非洲蜗牛。(微博)
大雨过后,草丛或会出现非洲蜗牛。(微博)
非洲蜗牛体型巨大。(微博)
非洲蜗牛体型巨大。(微博)
非洲蜗牛藏有寄生虫,或让接触者患上脑膜炎。(微博)
非洲蜗牛藏有寄生虫,或让接触者患上脑膜炎。(微博)
非洲蜗牛藏有寄生虫,或让接触者患上脑膜炎。(微博)
非洲蜗牛藏有寄生虫,或让接触者患上脑膜炎。(微博)
专家警告,切勿接触或食用藏有大量寄生虫的非洲蜗牛。(微博)
专家警告,切勿接触或食用藏有大量寄生虫的非洲蜗牛。(微博)

广州管圆线虫会寄生在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让人持续不断地发热、头痛,最后导致嗜酸性脑膜炎。

非洲大蜗牛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可透过口腔或者其他黏膜接触传播,食用未煮熟的大蜗牛,或者接触大蜗牛后未洗手就用手接触口腔、眼部等黏膜时,就可能导致其幼虫侵入人体。

接触后不明发热要及时就医

刘阳又指,市民一定要把瓜菜处理乾净,以防食物被非洲大蜗牛污染,尽量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蜗牛和野生淡水虾蟹蛙。

如果不小心摸到非洲大蜗牛,一定要用洗手液洗手,在手部完全清洁前应确保不接触口、鼻、眼等黏膜;如接触大蜗牛几天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可想是否感染广州管圆线虫,须到医院检查。

市民在家中露台发现非洲大蜗牛,应避免直接接触,可用胶袋等容器将其密封交于小区处理,或交由物业管理进行消杀。遇到这种大蜗牛尽量绕道而行。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 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