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求医成风  肺癌患者:标靶药只需1/4价钱 数以百计病友返内地治疗

2024-04-10 00:35

北上求医成风  肺癌患者:标靶药只需1/4价钱 数以百计病友返内地治疗
北上求医成风 肺癌患者:标靶药只需1/4价钱 数以百计病友返内地治疗

「北上生活圈」近年不断壮大,港人随习惯周末返内地消费,亦不乏人「北上求医」。有癌症病人表示,在内地标靶药只需香港约四分一价钱,有「数以百计」病友也选择北上求医及买药。

行政会议成员、大湾区医疗专业发展协会荣誉会长高永文向《星岛头条》表示,本港巿场细小,即使由公院出面采购,集体采购议价能力不如内地。他建议港府可与内地再作磋商,推动让香港参与内地的集体采购药物机制,令病人可获取更便宜药物。

每月需花费6万 负担沉重

大湾区不但是港人消闲的「后花园」,更是部分病人的「救命之路」。大湾区医疗专业发展协会在本周一(8日)与癌病关注组织「同路人同盟」,率领近100人考察团到深圳及中山参观当地医疗机构,包括新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及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参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萧博禧摄)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参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萧博禧摄)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参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萧博禧摄)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参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萧博禧摄)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考察团,早前率百人到深圳参观。

 《星岛头条》记者当日随团出发,同行者除医护,也有重病患者。「肺癌病人关注组」召集人吴乐文指,自己罹患第4期肺癌,每月需花逾6万港元买标靶药控制病情,「幸好我之前有买保险,暂未构成沉重经济负担。」他指,其所服用的肺癌标靶药物,即使透过医管局资助购入也要约4.5万港元,但在内地仅需约1.5万元人民币(折合约1.6万港元)。

「看完医生便去吃东西」

他续指,不少癌症药物在公院属自费药物,因无政府补贴,价钱必然是病人的主要考虑,「现在有数以百计的癌症病人,会到深圳医病及买药。」吴又指,内地医院各有格调和特色,不似香港公院几乎「一式一样」,且求医亦有旅游趣味,「若在中山这个充满美食的乡下,看完医生便可去吃东西;如在深圳求医,也是很快看完后便可去揼骨。」

肺癌病人关注组召集人吴乐文。
肺癌病人关注组召集人吴乐文。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指,过往病人较关注内地医疗质素,但随多间港资医院开办,部分人开始北上求医,但占整体患者不足5%,「一类人看中内地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当地治疗可用中药调理;另一类人只是北上买药,部分副厂药物价格是本港三分一至十分一。」

高永文:香港议价力不及内地

新风天域执行董事、大湾区首席运营官萧毅晃指,内地现有不少药物较香港便宜一半或以上,相关医护的手术经验及完成度均非常高,集团亦注意到港人北上治疗癌症需求很大,故正筹建肿瘤科多专家团队。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贾琳指,暂时接获1、2宗港人治癌病例,病人较担心内地和香港药物质量有差异,但实际两地均用进口药,「除了包装用简体字,药物是一样的。」

行政会议成员兼前食卫局长高永文建议,应推动香港参与内地的集体采购药物机制。(萧博禧摄)
行政会议成员兼前食卫局长高永文建议,应推动香港参与内地的集体采购药物机制。(萧博禧摄)
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设「港人服务专区」便利港人求医。(萧博禧摄)
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设「港人服务专区」便利港人求医。(萧博禧摄)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萧博禧摄)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萧博禧摄)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黄汉伟。(萧博禧摄)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黄汉伟。(萧博禧摄)
新风天域执行董事、大湾区首席运营官萧毅晃指,注意到港人北上治疗癌症需求很大。(萧博禧摄)
新风天域执行董事、大湾区首席运营官萧毅晃指,注意到港人北上治疗癌症需求很大。(萧博禧摄)

前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指,公院药物由医管局集体采购,虽然一般能争取到「较合理价钱」,惟对国际药厂而言,本港巿场规模较少,港方的议价能力自然不如内地。故部分海外药物在进入内地巿场后,价格反而会较香港便宜。此外,内地近年也有很多新型研发药物,因在当地生产,费用亦较低廉,惟因本港药物注册制度关系,在引进香港前也只限在内地使用。

「香港医疗竞争力不减」

至于北上求医潮,会否削弱本港的医疗竞争力,高永文指「双向的人才交流非常重要」,且本港医疗体系与国际接轨,且有很多创新的医学模式及医学流程,整体仍有很强的优势。他期望,两地人员可在交流过程中,接近彼此水平,令双方均有进步。至于病人到何地求医,属于个人选择,最重要是为他们提供更多透明资讯。

医管局回覆《星岛》查询表示,设有既定机制,监察药物的使用及开支情况,务求谨慎使用有限的公共医疗资源,亦一直通过合适的招标或报价程序引入市场竞争,并透过中央采购药物,达致规模经济效益,确保药剂制品的开支合理。一般而言,现时透过中央采购大量使用的药物,均能够达致合理的成本效益;至于个别特殊或少量使用的药物,例如用以治疗不常见遗传病等药物,医管局会继续探讨以具成本效益的不同方式,为病人提供符合品质及安全要求的药物。

局方其后再补充,香港与内地的注册制度、药厂订价机制、海关制度亦有所不同,故香港与内地在采购药物的程序上,并非互通,有关安排不能作直接比较。

记者萧博禧深圳、中山报导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