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叶刘倡政府加强「民间外交」 指「太战狼」难成世界桥梁

2024-04-03 10:47

23条立法|叶刘淑仪倡政府加强「民间外交」 指「太战狼」难成世界桥梁
23条立法|叶刘淑仪倡政府加强「民间外交」 指「太战狼」难成世界桥梁

基本法23条早前完成立法程序,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表示,外国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反应,比订立《港区国安法》时温和,认为香港要重建国际形象,除了政府官员对外解说,更应推动「民间外交」,消除西方对香港的误解。她又指香港作为世界桥梁,「如果太过战狼,就会扮演不到这个角色」。

叶刘淑仪指,外国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反应,比订立《港区国安法》时温和。资料图片
叶刘淑仪指,外国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反应,比订立《港区国安法》时温和。资料图片
立法会早前以89票全票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正式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资料图片
立法会早前以89票全票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正式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资料图片
立法会早前以89票全票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正式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资料图片
立法会早前以89票全票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正式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资料图片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资料图片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资料图片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苏正谦摄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苏正谦摄

叶刘淑仪接受报章专访时指,今次《基本法》23条立法,西方舆论虽有批评,但并非「最强烈」,较2020年中央订立《港区国安法》时温和,相信是基于美国国内及国际形势等因素造成,但认为香港仍要更多解说,努力扭转西方对香港的观感,单靠官方解说并不足够,更需加强「民间外交」。她认为,商界及专业界别都有国际交流经验,认为可以由他们对外多解说。

对于有意见指现时出现「低级红」现象,叶刘淑仪说要慢慢改,若国安威胁受控,就应该调整。香港向来担当买办及桥梁角色,如果「太过战狼」就扮演不到这个角色,建议官员在修辞上亦要慢慢调整。她以自己接受外媒访问为例,指会尽量以温和理性的方法解释,不令人对香港留下恶劣印象,强调中央不希望香港「内地化」。 

教育大学公共行政学顾问、前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资料图片
教育大学公共行政学顾问、前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资料图片

张炳良:立法后须不偏离民心 倡多做民间外交 

叶刘淑仪是2003年推动23条立法的主责官员,对于23条完成立法,她表示很开心在她有生之年和政治生涯内完成,认为政府今次缩短谘询期做法恰当,以2003年的经验为例,「长谘询期」没好处,只会被人「扭曲兼妖魔化」。

另外,教育大学公共行政学顾问、前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今日(4月3日)在报章撰文,指政府当局及公职人员在执行国安要求时,须不偏离民心,掌握情理分际,需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张炳良指,23条立法并非「历史的终结」,认为本港现时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仍多,尤其是经济前景及竞争力方面,须奋力面对,亦不应把在管治和行政上回避不了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官民分歧「皆诉诸国安」。

张炳良认为,今次23条有别于2003年,其立法思维因2019年反修例事件,而倾向宁枉莫纵,但强调就条文而言,「不见得较当下不少西方国家的国安法律特别严苛」。他又指若地缘政治改善,各方毋须时刻以国安思维行事,但如中美继续对峙,香港则须站稳国家立场和利益,必然避免不了冲击。他建议香港需协助国家致力推动世界多元合作、和平发展之路,多做民间外交工作。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