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赞佢|丽瑶邨街坊放工入邨难 旧街坊任社区导赏员教路 加强邻里互助精神

2024-04-06 08:00

自去年10月起,丽瑶邨的插针式大厦喜瑶楼迎来大批新居民,区内居民数量迅速急增,令原本往来邨内至周边地铁站的接驳小巴路线更加拥挤,不少居民抱怨愈等愈耐,甚至要等45分钟才能成功上车,有见及此,有老街坊自告奋勇加入成为社区导赏员,教路新入伙的居民如何利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缩短等车时间,熟习周边服务提供地点,透过关爱加强邻里关系。

记者源琛薇

一个居民关注组织早前调查反映,葵涌丽瑶邨插针式大厦喜瑶楼去年10月入伙,新增2,574人,祖尧邨及丽瑶邨一带山上人口按比例新增32.5%,近7成受访的丽瑶邨居民认为邨内巴士及小巴路线不足,有居民反映最长等待1小时。

新闻连结:丽瑶邨插针楼入伙 山区人口激增32% 最长排1小时上接驳车

记者傍晚6时抵荔景站外实测排队坐小巴46M至丽瑶邨,发现小巴站头大排长龙。(源琛薇摄)
记者傍晚6时抵荔景站外实测排队坐小巴46M至丽瑶邨,发现小巴站头大排长龙。(源琛薇摄)
记者目测排等小巴长龙伸延至荔景停车场,估计至少数十人候车。(源琛薇摄)
记者目测排等小巴长龙伸延至荔景停车场,估计至少数十人候车。(源琛薇摄)
记者傍晚6时抵荔景站外实测排队坐小巴46M至丽瑶邨,发现小巴站头大排长龙。(源琛薇摄)
记者傍晚6时抵荔景站外实测排队坐小巴46M至丽瑶邨,发现小巴站头大排长龙。(源琛薇摄)
在邨内居住40年的旧街坊李女士(左),带着新入伙、撑拐杖行动不便的陈女士视察邨内环境。(源琛薇摄)
在邨内居住40年的旧街坊李女士(左),带着新入伙、撑拐杖行动不便的陈女士视察邨内环境。(源琛薇摄)
由旧街坊带领新街坊教路坐车、熟悉邨内服务提供点等服务,由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透过「友里助『瑶』」计划中开设。(源琛薇摄)
由旧街坊带领新街坊教路坐车、熟悉邨内服务提供点等服务,由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透过「友里助『瑶』」计划中开设。(源琛薇摄)

记者在居住丽瑶邨超过40年的75岁老街坊李女士带领下,在平日傍晚6时的下班回家高峰期,尝试在荔景站港铁站外专线小巴46M号站头进行实测,了解由等候至成功进入车厢需时多久,结果大约等候14分钟02秒,至第6架小巴后成功上车,李女士称这个已不是等候最长的时间,她们试过车次不足及轮候人数过多,等待30至40分钟才能上车,加上邨内人口老化,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来说,这种等车返家变「罚企」的方式甚为困扰。

为了减少街坊无端呆等的情况,熟悉交通路况的老居民李女士近月成为社区导赏员,专带新入伙的街坊视察区内环境设施,以及如何节省坐车时间及购物便利点。以坐车为例,根据九巴路綫资料,共有有4条九巴巴士线以丽瑶邨为总站,包括30、45和46及265M路线,其中265M由天恒邨出发,途中经过荃湾站,其馀3条路线均经过荔景站或葵芳站,李女士教路指30、45和46号班次部分时间较疏落,一般每班至少等待20至30分钟,有时甚至只有单层巴士到达,限制了上车人数,她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候小巴的同时,透过手机应用程式盯紧巴士到站时间,「小巴站隔离就系巴士站,用九巴手机App睇到到站预知时间,可避免无了期喺度等。」

她陪同记者当日,便带同另一名手撑拐杖的60岁新入伙居民陈女士熟悉坐车路线,并带她视察邨内周边环境,留意那些公共设施、购物区或社区服务使用点。作为导赏员的李女士认为,居住在丽瑶邨好坏参半,好处是屋邨位于半山,空气较清新,邨内地方大,方便长者在楼下晨运,但交通不便成为最大缺点,她去年10月便透过屋邨通告得知有社区导赏员活动,并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参与其中,最终由参与者变成导赏员,希望为更多新街坊提供支援服务,增加社区归属感。

丽瑶邨插针式大厦喜瑶楼去年10月入伙,新增2,574人,祖尧邨及丽瑶邨一带山上人口按比例新增32.5%。(源琛薇摄)
丽瑶邨插针式大厦喜瑶楼去年10月入伙,新增2,574人,祖尧邨及丽瑶邨一带山上人口按比例新增32.5%。(源琛薇摄)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葵芳站外接驳往荔景山上祖尧邨及丽瑶邨的小巴站,每逢上下班时段便站满人龙。(资料图片)
荔景站外前往丽瑶或祖尧邨的小巴站,每逢晚上时段大排长龙。(资料图片)
荔景站外前往丽瑶或祖尧邨的小巴站,每逢晚上时段大排长龙。(资料图片)

由旧街坊带领新入伙居民的社区导赏服务,是由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为响应新屋邨社区支援计划开设「友里助『瑶』」计划中提供,其馀服务包括工具借用服务、入伙验楼协助、邻舍配对探访、定期社区资讯街站及社区联合活动等,有助促进新旧居民之间的交流,并致力提升邻里互助的精神。

运输署就居民表达小巴班次不足问题回应,指今年3月下旬曾于下午5时至8时于荔景站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专线小巴服务大致可应付乘客的需求。虽然在个别时间出现乘客留后的情况,但乘客均可于10分钟内登上其后的班次,署方将继续监察有关小巴路线的服务情况,并会在有需要时作出改善。同时,市民可于荔景港铁站外乘搭新界专线小巴第46M号线(荔岗街—荔景站(循环线))或第90M号线(荔岗街—美孚站(循环线 ))前往葵涌丽瑶邨,有关专线小巴营办商已因应乘客需求增加班次。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