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费︱FB「店铺执笠关注组」爆红 创办人指零售业缺乏进步 学者促抓紧机遇转型

2024-03-31 19:10

北上消费︱FB「店铺执笠关注组」爆红 创办人指本港零售久未进步 学者:零售餐饮业欠「竞争力」
北上消费︱FB「店铺执笠关注组」爆红 创办人指本港零售久未进步 学者:零售餐饮业欠「竞争力」

复活节长假期上周五(29日)展开,大批市民离港外游、北上消费。本港市道冷清,不少店铺亦于今日(31日)结业,包括大昌食品市场全线28间分店、土瓜湾哥登堡餐厅、深水埗千之味刺身寿司专门店等。于2022年2月在社交平台成立的「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至今日下午截稿前已逾13万名成员,升幅惊人。根据群组数字,上周至今共增加逾12.8万名成员。

关注组创办人「革离」向《星岛头条》表示,「唔会因为好多铺头执笠令个群红咗而开心」,但指作为消费者,感受到香港多年来无论零售或饮食均「无乜进步过」。亦有学者认为现时港人宁可北上消费是因本港零售餐厅欠缺「竞争力」,比不上的情况下市民选择到内地是无可厚非,但现时并非经济下行,相信只要商户抓紧机会转型、灵活变通便可转危为机。

相关新闻:大昌食品最后一日营业货架清空 街坊感不舍:香港铺租贵物价高 啲人北上买嘢无办法

相关新闻:复活节|港人北上成潮流多区吉铺涌现 西贡Cafe东主:22年来未见过市道咁差

相关新闻:复活节︱尖沙咀水尽鹅飞 广东道名店无人龙 新戏票房惨淡?

相关新闻:复活节|港人外游市道冷清 庙街食店叹生意难做:提早收档减成本

短短4日间由周四(28日)的1.8万名成员大幅增至今日下午截稿前已逾13万名成员。群组截图
短短4日间由周四(28日)的1.8万名成员大幅增至今日下午截稿前已逾13万名成员。群组截图
根据群组数字,上周至今共增加逾12.8万名成员。群组截图
根据群组数字,上周至今共增加逾12.8万名成员。群组截图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坪石邨)。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坪石邨)。苏正谦摄
九龙塘商场人流。陈浩元摄
九龙塘商场人流。陈浩元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深水埗千之味刺身寿司专门店今日(3月31日)最后一日营业。(社交网站截图)
深水埗千之味刺身寿司专门店今日(3月31日)最后一日营业。(社交网站截图)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图片

指很多留言「好爱香港」、想经济变好

「革离」指,2022年2月初疫情期间,所住区分不少餐厅「静静鸡结业、执笠都冇贴告示」,包括一些光顾十多年的食店。他担心「无咗嘅时候先后悔莫及」,因此创立「全港结业执笠店铺关注组」,冀让大家知道「某啲嘢依家唔食、以后无机会再食」。对于关注组成员人数激增,「革离」称不会因为很多铺头「执笠」令群组「红咗」而开心,但更加不会伤感,认为店铺结业属商业行为,背后有很多原因。

高质帖文多 厨师慨叹新人练唔到手艺

他指作为消费者,亲身感受到无论零售或饮食,香港多年来「都系无乜进步过」,一些店铺经营手法守旧,早应结业,因此现时有店铺「执笠」只是汰弱留强。他认为关注组内很多「高质帖文及留言」、大量有用资讯,例如最新有厨师分享,原来现时大型饮食集团均是工场预制食物,令新人入行「练唔到手艺」,令香港食店水准一路下降。他形容群内很多人「好爱香港」、想香港经济「变返好」。

▼▼▼复活节长假 旺角不再「旺」▼▼▼

本报记者亦在今午到旺角一带视察市民在港渡过复活节长假期的情况,发现不论戏院、餐厅、服装店、甚至信和中心人流亦寥寥可数,不少地铺更是「关门大吉」,贴上招租广告。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大商场消费模式是过时产物」

「革离」认为群组最有价值之处是给予港人一个互相体谅、交流、给老板们减减压的地方。至于现时市道冷清、他认为原因不会单一,指以前香港「一街都系人」、旺角深夜3时亦是车水马龙。他形容香港现时就像一队「攞过世界杯」的足球队,惟现时队内主力「又断脚、十字韧带撕裂、退休」等,股市不振、自由行旅客消费少、市面气氛不佳,「仲要好多人北上消费」,坦言港人在疫后消费模式不同,服务要求变高,亦更常网购,一些固有的营商模式可能跟不上时代。

他认为现时并非「经济寒冬」,而系经济转型阵痛,指人们不在实体店或街上购物不代表真的不购物或消费,只是转至在网上购物而已。「革离」直言实体经济、大商场消费模式已是过时产物。他相信未来数年或有好转,惟不会回到以前景况。他认为全香港人应痛定思痛,放低过去旧有做生意想法,「话唔定当一街都系吉铺时,就突然有一班创新嘅人,发掘到一条新嘅大南街嚟发展」。

庄太量:网店是大趋势 实体店不吃香

中大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表示,前往内地或外地成本不大,在可以自由流动情况下,人们外出消费前当然会作比较,认为香港本港结业潮是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例如价钱和质素也未必比得上内地,人们北上消费也是无可厚非。他指现时网店盛行、是大趋势,租地铺做零售是有难度。

他指在同一条街、有些仍赚钱、有些执笠、亦有新铺开业,反映其实并非经济下行。若经济下行、铺租会跌,但现时租金不低,认为「零售唔够人哋争,可以转型做其他,例如创科、网店」,指实体店做零售不吃香惟餐厅则仍有刚性需求,只是有旧店结业、但同时亦有些新店开业。

经济非下行、香港转型的阵痛

庄太量认为香港不能只依靠旧有行业,举例指以前香港转口很强,惟现时已被内地超越。他同意关注组创办人称「现时非经济下行、只是经济转型的阵痛」,而且地铺无人租不仅是香港出现,即使美国纽约也是如此,认为只需更改土地用途、转型至其他行业,例如将吉铺改为需求渐大的老人院等。

他认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转型,例如以为马车或人力拉车或许短期失业或「做唔住」,但当科技或社会进步后,他们或会转型学驾车做司机,相信只要肯灵活变通,捉住趋势转型、转危为机,其实经济便不会变差或下行。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香港市民在港过复活节情况(旺角)。苏正谦摄
拥有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将于明日(4月1日)结束营运,关闭28间食品零售店铺。苏正谦摄
拥有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将于明日(4月1日)结束营运,关闭28间食品零售店铺。苏正谦摄
拥有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将于明日(4月1日)结束营运,关闭28间食品零售店铺。苏正谦摄
拥有39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将于明日(4月1日)结束营运,关闭28间食品零售店铺。苏正谦摄
九龙塘商场人流。陈浩元摄
九龙塘商场人流。陈浩元摄

自由党的邵家辉向《星岛头条》表示,自己都有进入该关注组,指见到不少准备结业的店铺亦感担忧、相信结业潮或较影响中小微企,但明白通关后北上消费很正常、亦是大势所趋,市民是自愿去大湾区旅游消费。他认为多港人北上不是问题,但现时出境及人境人次不对等。

因此,邵家辉建议中央政府可推措施便利大湾区市民访港,包括放宽深圳一周多行至一签多行、大湾区其馀8个城市也能先推一周一行,当本港承受力无问题时则可以推9个城市实施一签多行。他指若能放宽大湾区7、8000万人通行、大湾区正式融合后,香港经济就会有发展动能。

记者:陈俊豪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