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协研究指与吸毒青少年谈人生意义有助戒毒 逾与九成人减少吸毒或再无复吸

2024-03-20 16:42

青协研究指与吸毒青少年谈人生意义有助戒毒 逾与九成人减少吸毒或再无复吸。叶伟豪摄
青协研究指与吸毒青少年谈人生意义有助戒毒 逾与九成人减少吸毒或再无复吸。叶伟豪摄

本港疫情后吸毒人数有上升趋势,香港青年协会一研究发现,鼓励吸毒青年探索人生意义,有助超过九成吸毒个案减少吸毒频次,并让康复个案能保持戒毒状态;同时能够显著提升青年的人生目标感、抗逆力及抗毒态度,并改善精神健康状况及孤独感。研究指对付吸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建议各界应大力推动青年及早接触探索人生意义的方法。  

对付吸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自 2019年5月,推行为期3年的「Project MAP生命地图——意义中心取向抗毒教育及辅导计划」,为2,562名一般青年及398名高危青年,提供禁毒预防教育及危机识别评估,同时为108名吸毒/戒毒康复青年及部分吸毒者家人,提供「意义中心取向」个案辅导及相关支援服务。  

在辅导计划中,社工会通过游戏等方式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及人生目标。 叶伟豪摄
在辅导计划中,社工会通过游戏等方式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及人生目标。 叶伟豪摄
在辅导计划中,社工会通过游戏等方式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及人生目标。 叶伟豪摄
在辅导计划中,社工会通过游戏等方式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及人生目标。 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项目主任文习武。 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项目主任文习武。 叶伟豪摄
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谭巧莲。叶伟豪摄
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谭巧莲。叶伟豪摄
青年个案受助人阿辉现场进行分享。叶伟豪摄
青年个案受助人阿辉现场进行分享。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单位主任梁兆骐。叶伟豪摄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单位主任梁兆骐。叶伟豪摄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表示,中心每隔半年跟进每个个案的戒毒情况,有近九成六个案在参与计划后吸毒频次有所减少,有九成二戒毒康复个案能保持戒毒状态,并没有出现复吸情况,另有7成7吸毒个案成功戒毒。她续指,有逾6成的吸毒及戒毒康复个案在参与计划后提升人生的目标感;另外,不少个案在提升抗逆力、减低孤独感、改善吸毒态度及精神健康方面亦有改善。

负责研究的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谭巧莲表示,透过量化及质化研究后发现,「高危吸毒者」、「吸毒者及戒毒康复个案」组别在参与计划的3个月后,对人生目标持正面想法,前者的自评分数由参与前的86.87 分升至90.94分,后者由86.97分升至92.58分,分数愈高代表愈觉得自己有人生目标及生活充实。她续指,他们的压力程度亦明显下降,尤其是「吸毒者及戒毒康复个案」的压力平均分由15.78分(轻微)下跌至12.4分(正常)。而吸毒态度平均分更由49.71分下降到 43.41分,数字愈低代表愈认同吸毒会带来负面问题。  

她续指,研究亦分析了一般青年、高危青年及吸毒个案的人生目的、孤独感、精神健康、社交支援及抗逆能力与吸毒行为的关系。她指面对吸毒者,与其谈人生意义已不能显著影响其吸食行为,但仍对其产生戒毒意愿有效。她认为,对付吸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一般年青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加强对自己的认识,搵到方向同存在价值,配合家庭家庭支援,咁跌落去吸毒嘅情况会减少」。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项目主任文习武表示,与青年谈人生意义似乎很抽象,故会通过游戏等方式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及人生目标。他指社工至少与每个个案见面6次,但吸毒者大多面临复杂困境,绝大部分个案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最严重者3年内社工与其见面逾50次。他续指,青协获禁毒基金继续支持延续3年,推行「ProjectMAP II」,他表示计划最少为2,000名一般年青人、过百个高危个案及吸毒个案提供服务。  

记者 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