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面临潜藏网络性罪行威胁 警方办研讨会助保护儿童

2024-03-18 00:01

儿童面临潜藏网络性罪行威胁 警方办研讨会助保护儿童
儿童面临潜藏网络性罪行威胁 警方办研讨会助保护儿童

数码化时代下,儿童及青少年浏览社交媒体及玩网上游戏已成生活日常,但却面临潜藏网络性罪行危机威胁,去年儿童在网上活动涉及性侵犯的案件高达45宗,较前年多出超过1成半,当中逾9成案件受害人是女童,最年幼受害人仅得9岁,情况令人关注。为保护未成年人,警方将于本月21日举行「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邀请各界别代表探讨预防及打击相关罪行的策略,全港家长及相关持份者亦可通过线上参与。

警方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高级督察陈幸明表示,警方于2023年录得1394宗虐儿案件,较2022年的数字上升超过1成,当中涉及侵害儿童人身罪行(身体伤害)有698宗,涉及侵害儿童性罪行(性侵犯)有696宗;此外,涉及学生受害人的裸聊勒索案有443宗,援交骗案则有456宗,分别占这两类案件整体数字的两成,最年幼受害人分别11岁及12岁。

警方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高级督察陈幸明(左)与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右)讲述虐待儿童案件及儿童网上性诱识趋势。 何君健摄
警方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高级督察陈幸明(左)与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右)讲述虐待儿童案件及儿童网上性诱识趋势。 何君健摄
警方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高级督察陈幸明(左)指出,2023年儿童在网上活动涉及性侵犯案件有45宗,最细年龄受害人只得9岁,何君健摄
警方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高级督察陈幸明(左)指出,2023年儿童在网上活动涉及性侵犯案件有45宗,最细年龄受害人只得9岁,何君健摄
警方于本月21日举行一个线上线下的「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
警方于本月21日举行一个线上线下的「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
「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邀请各界别的代表出席,探讨预防及打击儿童网络性罪行的策略。
「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邀请各界别的代表出席,探讨预防及打击儿童网络性罪行的策略。
社交程式「阅完即删」和「消失模式」令儿童有错觉,以为「一次性阅读」功能传送有性意味的文字、甚至裸露影像予网友,不会留底。
社交程式「阅完即删」和「消失模式」令儿童有错觉,以为「一次性阅读」功能传送有性意味的文字、甚至裸露影像予网友,不会留底。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9成受害人为女童,最年轻只有9岁,9成受害儿里年龄介乎12至16岁。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9成受害人为女童,最年轻只有9岁,9成受害儿里年龄介乎12至16岁。

至于涉及网上儿童色情物品的案件,去年录得44宗,占整体案件总数(63宗)的7成,最年幼受害儿童只得9岁,而超过9成案件受害儿童为女性。

陈幸明续称,网上衍生的骗案、儿童色情物品、性侵犯案件有共通点,就是不法之徒接触小朋友时投其所好、嘘寒问暖,以降低小朋友的戒心,之后乘机打开与「性」有关的话题,再诱使小朋友自拍裸露影像,甚至在约会期间作出不轨行为。

陈又指,很多社交程式有「阅完即删」和「消失模式」功能,或令儿童有错觉,以为「一次性阅读」功能传送有性意味的文字、裸露影像予网友不会留底,但其实不法之徒只需「截图」或者「屏幕录影」,便可储存对话和裸照,有关性意味的对话、私密影像等有机会在网络上永久流传,一发不可收拾。

警方亦发现部份案件中,犯案人声称与儿童已经发展成性伴侣关系,陈强调,与16岁以下女童发生性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罪行,与未满13岁女童发生性关系更可判处终身监禁;他透露相关案例,指一名14岁女童透过交友程式认识一名本地男子,并向对方提出以2500元酬劳换取性交易,事后女童担心会怀孕而报警。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4宗,占整体案件近7成,最年轻受害人只有9岁。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4宗,占整体案件近7成,最年轻受害人只有9岁。
2023年裸聊勒索案共有443宗;援案骗案共有456宗。
2023年裸聊勒索案共有443宗;援案骗案共有456宗。
2023年虐待儿童案件共有1394宗,较2022年上升超过1成。
2023年虐待儿童案件共有1394宗,较2022年上升超过1成。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2宗是未经同意下作出肛交,5宗涉及强奸。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2宗是未经同意下作出肛交,5宗涉及强奸。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与16岁以下女童发生性关系案件21宗。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与16岁以下女童发生性关系案件21宗。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13宗(28.9%)涉及非礼案。
2023年与儿童网上活动有关的性侵犯案件有45宗,当中13宗(28.9%)涉及非礼案。

为了更有效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威胁,警方将于本月21日举行「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研讨会」,邀请了星级育儿专家陈美龄博士、儿科医生,以及律政司、教育局、社会福利署的代表,连同警方网络罪行专家与心理学家,从多角度探讨如何更有效保护年轻一代免受网络性罪行威胁;全港家长、照顾者,以及社福界、教育界及儿童工作的同工亦可登记在线上参加。

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冯浩坚指出,性诱识是一种过程,不法之徒会采取「温水煮蛙」的方法,初时展开话题时投其所好,慢慢加入与性有关的说话,令小朋友在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的猎物。

冯浩坚表示,网络世界危险之处,在于不法之徒容易隐藏身份,受害人亦觉得自己在网上世界与其他人聊天时,认为对方不知道自己是谁,从而产生一种安全幻觉,这容易堕入不法之徒的陷阱;另外,小朋友在网络世界与陌生人接触,与面对面交流的规限性少了,小朋友在网上保护自己的意识相对减低,家长也较难察觉。

冯浩坚续称,警方现正展开一项问卷调查,走访全港多间学校,将问卷派发予一些中一至中四学生不记名调查,以了解现今学童上网时面对甚么风险,至今取回了约100份问卷,发现大约有1成学童在网络世界曾经遭遇性诱识,包括被对方要求传送一些相片、交谈一些与性有关的话题及分享性经验,当中有5%学童甚至与对方约会时被性侵。

冯指出,是次调查的目标是完成300份问卷,之后会深入分析,以了解学童在网络世界遇上的风险,从而对症下药,并透过公众教育防范儿童在网上遭受性剥削。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