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球王」访港受关注 港足产业化长路漫漫 结构性积弱劣势待解决

2024-01-30 08:00

多个球会组成港超联赛会,积极推动职业足球产业化。
多个球会组成港超联赛会,积极推动职业足球产业化。

亚洲杯过后,球坛盛事再起,「球王」美斯将于周日(4日)来港作赛,惟市民对香港足球的热度却未见大幅「升温」。有业内人士坦言,外队访港掀起的热潮,对本地足球影响有限,要扭转局面必须实践足球产业化,尽管多个球会共同改革营运球赛的模式,业界仍面对场地不足及拓宽市场两大挑战,更要提高社会对港足的认知。有专家认为,业界已有明确方向,期望政府能继续从旁扶持,业界也要把握明年粤港澳承办全运会的契机,拓展港足市场至大湾区,为场地问题谋出路。
 

「球王」美斯将于周日(4日)来港踢表演赛。
「球王」美斯将于周日(4日)来港踢表演赛。


港足本月力战亚洲杯决赛周分组赛,周日再有「球王」美斯旋风式袭港,各项赛事无疑为新一年球坛带来好开始。惟有业内人士坦言,美斯来港掀起的热潮,实际对本地足球影响有限,球迷可能单纯因为外队来港而入场,而非因为香港队出战,港足面对的结构性积弱问题,需要推动产业化,才能带来曙光。

政府强调体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及至近年提及专业化及产业化,惟港超联赛会(HKPLC)召集人陈文俊指,本地足球业在过去10年可谓原地踏步。他解释,现时只有香港足球总会处理球务,兼顾香港代表队、青训、女足和5人足球等多个范畴,参考其他地区的足球总会只需专注处理代表队日常事务,把顶级联赛全权交由赛会跟进,故球界感觉足总未能从商业角度为香港顶级联赛花心思,更难长远计划专业化及产业化,多个球会遂在2022年共同组成HKPLC,希望借镜外国成功例子改变球坛。
 

港超联赛会获香港赛马会冠名赞助3季菁英杯。
港超联赛会获香港赛马会冠名赞助3季菁英杯。


HKPLC曾表示,希望在3年试办期间达成职业足球产业化,包括为杯赛寻求赞助,并成立300万元「种子基金」推行「票房共享计划」;港超球队每场比赛只需付5000元球场杂费加裁判费,其馀款项全由基金支付,及后所有盈馀归公,在球季完结后再按比例分予「包尾」球队以外的各个球会。去年7月首季试验结束,各港超联参赛球会皆有钱分,更有食品公司落实成为香港代表队的官方赞助商。

无主场 球迷难有归属感

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主席霍启山指,现时业界已有明确目标,足总会担当桥梁及推广的角色,为球会及球员反映意见,惟距离达成「足球产业化」仍有漫漫长路。他指,业界面对场地及市场两大挑战,因为香港所有场地都是政府辖下,球队难以像外国般拥有主场,故在「展望2025策略计划」下,港超联球会可使用获编配主场的时间延长至3年,期望提高球队稳定性及球迷归属感,无奈「主场化」现时只适用于比赛日,球员训练仍然未有固定场地。市场方面,霍坦言要拓宽市场达至可持续发展,亦需要更多资源实践产业化。

港足力战3场亚洲杯决赛周分组赛无缘出线。
港足力战3场亚洲杯决赛周分组赛无缘出线。

另一方面,社会对港足认知度不足也是挑战,网上不乏球迷批评港足不值一看。香港健身Guide主席邱益忠指,社会对产业化没多少概念,必先让大众明白每样东西也有价值,不然球队难以维持营运。他以一队足球队有22人、每人年薪约30万元计算,薪金已达660万元,还要聘请教练、助教及物理治疗师,而正式球会更会有领班及推广总监,故每年需要过千万营运也不为过,「没有赞助便要有老板付费支撑球会,当每年最少投资1000万,又能否赚回1000万?」

外国球员一个位于胸口位置的球衣广告也可值逾亿元,陈文俊形容该「亿亿声的心口」,香港球员现阶段仍难以拥有。他直言,商业价值有目共睹,各人觉得值钱就会一窝蜂投资,如美斯来港门票遭抢购一空,足证观众对该场比赛充满期望,「当有朝一日个个争入场追看球员时,我们就值钱。」他又举例,足球场边的广告板都很「吃香」,无奈现时仍要游说客户落广告,「大家要一步步慢慢行。」

邱益忠亦举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有成功的产业链,球迷会入场支持自己州份的球队、买球衣,甚至在中场休息时买零食补给,「好多不同配套让人愿意花费。」他指,香港足球界固然难达此规模,但现时香港女子足球比赛是免费入场,仍然很少人入场观赛。要令港足渗透社区,他认为,未来18区球队要再强化区域性特质,吸引市民入场支持区队,亦要改变难以购买球衣的情况,「去波鞋街都未必买到本地球衣,如何令球迷投入?」
 

本地球衣产量极少,有内地商家把握「商机」生产仿制球衣。
本地球衣产量极少,有内地商家把握「商机」生产仿制球衣。


杰志球衣有翻版证有商机

杰志非官方球迷会「界限街蓝浪」创会成员Tony同意,一般球会每季都会出新球衣,本地亦逐渐形成买球衣的文化,无奈产量极少,坊间仿制球衣却越来越多。他举例,今年杰志相隔5年再竞逐亚足联冠军联赛,但球会没有加印球衣致全数断货,有内地商家却看准「商机」,出售仿制球衣吸客,「看了10多年首次见到『假杰志』出现。」他续说,即使该些球衣质素参差,仍有大量球迷照样购买「顶档」支持爱队,而港队球衣同样有此情况。他指,网上正版球衣可炒卖至3000元,证明球衣买卖有一定市场,球迷也愿意花钱。

把握全运会契机拓湾区市场

回望港府历年也有资助本地足球业发展,如自2011年至2012年球季开始通过「地区足球资助计划」,每年向18支地区足球队提供资助,文体旅局亦为足总提供有时限的拨款,以推行其「2025计划」的个别措施。此外,政府通过「M」品牌计划,以配对拨款和直接补助金支援本地体育总会举办大型国际体育活动。
 

众多球迷自费随港队远赴多哈参与亚洲杯。
众多球迷自费随港队远赴多哈参与亚洲杯。


陈文俊坦言,球坛仍有结构性积弱问题,包括足总结构、球会组成、教练及本地团队专业化,甚至球迷专业化。他提到,业界尚未成型,而顶级联赛属「私人生意」,球会理解政府只能以鼓励性质参与,但仍然希望官方可以在场地上帮忙。

霍启山指,去年港队在杭州亚运取得佳绩,而上周在多哈看到球迷营造出一片「红海」,令球队在非主场也感到归属感,令他十分感动,亦相信此氛围为迈向产业化踏前了一步。他希望,政府进一步支持球队日常训练也有主场,长远更要拓展市场至大湾区,把握明年粤港澳承办全运会的契机,如运动会后争取让港队在新建的场馆训练,为场地问题谋出路。
 

康文署一直有提供香港大球场导赏服务,惟过去5年累计参观人次不足1200人。
康文署一直有提供香港大球场导赏服务,惟过去5年累计参观人次不足1200人。
康文署一直有提供香港大球场导赏服务,惟过去5年累计参观人次不足1200人。
康文署一直有提供香港大球场导赏服务,惟过去5年累计参观人次不足1200人。

 

大球场导赏服务5年不足1200人参观

康文署有提供香港大球场导赏服务,惟过去5年累计参观人次不足1200人。有体育界人士认为,署方可在校园试行导赏推广计划,提高年轻人对本地足球的兴趣。

为推广香港大球场的设施和服务,康文署在没有举办比赛或活动时,每周会安排两天供公众人士预约入场参观,并提供收费导赏服务;成人收费每位20港元,全日制学生、年满60岁长者及残疾人士可享半价优惠。此外,署方亦为院校及非牟利机构等不同团体提供免费导赏服务。然而,过去5年的参观人次及收益偏低(见表),如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仅47人到场参观,去年复常后参观者亦只有365人次。
 


香港健身Guide主席邱益忠直言,他也不知公众可预约参观大球场,「以为球场没有比赛就是封闭式管理。」他坦言,去年等同「平均每日只得1个人参观」,感觉康文署可推广得更好,如在中、小学试行导赏推广计划,亦可以考虑跟体适能学院或运动公关公司合作,从而令更多人认识香港足球场。

康文署指,会继续推广香港大球场的导赏服务,让更多有兴趣人士有机会认识其设施及服务。

邀人气啦啦队表演 市民抢飞入场

为吸引普罗大众入场睇波,足球界各出奇招,如有球队邀请外地人气啦啦队到场为球员打气,甚或有资深足球教练举办长者足球班,希望本地足球文化进一步渗透社区。
 

去年5月,台湾职业棒球啦啦队「乐天女孩」受邀来港担任表演嘉宾。
去年5月,台湾职业棒球啦啦队「乐天女孩」受邀来港担任表演嘉宾。


去年5月,港超联球会「晋峰」邀请台湾职业棒球啦啦队「乐天女孩」中8位成员来港担任表演嘉宾,吸引非晋峰球迷的市民也争相购票入场;深水埗体育会足球队亦邀请本地女子组合到场表演,更安排当日比赛所有「落场版」球衣(球员使用的球衣)作慈善拍卖,以加强大众关注。

另一边厢,有资深足球教练透过申请赛马会社区资助,推行「乐在耆足计划」,为50岁或以上长者度身设计足球课程,并恒常举办训练班,让更多人体验足球的乐趣。

记者:仇凯瑭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