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禁毒专员李基舜:不会低估对付加密通讯软件贩毒的难度 唔系话网上世界就无人管

2024-01-29 00:00

去年12月上水发生弃尸命案,警方调查后,发现受害者透过交友软件参加毒品派对遇害,引发社会关注。案件反映疫后毒贩透过通讯软件贩毒成新模式,为政府禁毒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禁毒专员李基舜表示,网络贩毒并无改变毒品交易需綫下交收的特点,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资深戒瘾辅导员陈洁华指,前綫社工面对个案愈来愈复杂,长期吸食毒品与精神问题密切相关。

李基舜指,毒贩会因应时代不同,改变贩毒方式,以往毒贩会在娱乐场所、公园或通过朋辈转介贩毒;而如今网购盛行,许多人使用社交媒体及交友软件,部分毒贩转移到网上贩卖。他指执法部门非常了解相关情况,亦掌握网络贩毒模式。警方会定期巡查网络,若发现有人欲利用社交媒体及交友程式贩毒,会联络平台要求将贴文删除或停止帐户。

李基舜(后)指,执法部门会定期巡查网络,打击网络贩毒。前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后)指,执法部门会定期巡查网络,打击网络贩毒。前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后)指,执法部门会定期巡查网络,打击网络贩毒。前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后)指,执法部门会定期巡查网络,打击网络贩毒。前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陈洁华表示,现时社工面对著吸毒隐蔽化的问题。陈极彰摄
陈洁华表示,现时社工面对著吸毒隐蔽化的问题。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右)指,打击网络贩毒虽有挑战,但执法仍有情报及方法引出毒贩。左为陈洁华。 陈极彰摄

李基舜:唔系话网上世界就无人管

他表示,网络贩毒只是一个新的途径,但万变不离其宗,毒贩仍需綫下交收毒品。面对加密通讯软件贩毒,警方拥有许多情报,警方及海关会「采取情报主导的执法行动」引出毒贩,在面对面交易毒品时将其抓获。他指,不会低估对付加密通讯软件贩毒的难度,「虽然系个挑战,但唔系话网上世界就无人管」。

近年在男同志圈子流行ChemFun,即发生性接触时,透过毒品提升性兴奋。李表示,如今网上徵友及交友软件助长了Chemfun现象,他强调,因为性而吸食毒品,无关性取向,「用药助性」亦发生在男女交往上。

他表示,保安局禁毒处旗下的「禁毒基金」和「爱滋病信托基金」都有专门针对性小众群体进行不同项目,此举不是为了标签化这个群体,而是针对他们的需求及次文化提出协助方案。

陈洁华:帮助戒毒人士时不会特别强调某个群组

资深戒瘾辅导员陈洁华则表示,帮助戒毒人士时不会特别强调某个群组,但针对个别群组提供合适的服务有助提高戒毒机率,对于性小众吸毒者,前綫社工会关注其身心灵的需要,了解其作为小众群体在社会上面对的压力及需要何种关怀。

陈洁华表示,现时社工面对著吸毒隐蔽化的问题,许多吸毒者选择在家里、派对或私窦吸食毒品,导致社工接触到个案时他们平均吸食毒品已有3至4年,变相个案的复杂性也会增加,而长期吸食毒品与精神问题的关系密切。

陈分享近期接触一位年过5旬,吸食冰毒已20馀年的女士,因吸毒出现了思觉失调及躁郁症等精神问题,不时会产生幻听及幻觉,有一次误以为地面上有虫子而用火机烧地板引发小型火灾。在与精神科医生合作治疗,及借助义工和互助小组服务后,现时其思觉失调及吸毒的情况都已得到改善。陈续指,因接触个案的复杂性增加,前綫需要些较有经验的社工,但社福界人手流动较多,亦出现人手短缺及「青黄不接」的问题。

记者 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