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士照顾者不能兼获两种津贴「有苦无路诉」 关注团体促政府加强支援

2024-01-19 00:00

残疾人士照顾者不能兼获两种津贴,生活压力大。
残疾人士照顾者不能兼获两种津贴,生活压力大。

去年《施政报告》强调要支援照顾者,但原来现时身为照顾者的残疾人士,是无法同时领取伤残津贴及照顾者津贴。有视障的照顾者表示,生活压力实在太大,形容现时是「有苦无路诉」。香港失明人协进会建议政府让身为残疾人士的照顾者也可领取照顾者津贴,同时加强对所有照顾者的支援,使长期作战的照顾者可有多一些喘息空间。

社署: 严重残疾人士不能视为合适照顾者  不符申领资格

社署回覆《星岛》查询时解释,申领照顾者津贴的人士须有能力承担照顾有关残疾人士的责任,如有关人士被评估为严重残疾人士而同时受惠于伤残津贴,不能视为合适的照顾者,故不符合申领资格。而政府一直致力支援残疾人士照顾者,包括提供辅导和情绪支援、经济援助、照顾技巧训练等,并为残疾人士提供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康复训练和暂托服务等,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该署亦已设立24小时照顾者支援专线182 183,提供即时谘询、辅导、暂托服务配对等专业支援。

巨大压力令丽华崩溃,形容自己「有苦无路诉」时不禁落泪。  陈浩元摄
巨大压力令丽华崩溃,形容自己「有苦无路诉」时不禁落泪。 陈浩元摄
丽华希望政府不要放弃视障的照顾者。    陈浩元摄
丽华希望政府不要放弃视障的照顾者。 陈浩元摄
袁先生夫妇都是全失明人士,袁太患癌两次动刀,由袁先生负责照顾。    陈浩元摄
袁先生夫妇都是全失明人士,袁太患癌两次动刀,由袁先生负责照顾。 陈浩元摄
袁先生的退休金只剩下三分之一。   陈浩元摄
袁先生的退休金只剩下三分之一。 陈浩元摄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黄俊恒指,照顾者应被视为一份职业。   陈浩元摄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黄俊恒指,照顾者应被视为一份职业。 陈浩元摄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去年底进行调查,访问104位视障会员,发现有37人本身也是照顾者。整体受访者中,有86.5%认为同时领取伤残津贴和照顾者津贴,不属于双重福利;91.3%受访者认为,应将本身为残疾人士的照顾者纳入照顾者津贴计划中。

丽华 : 如果我屋企无装窗花  我谂我好早已经跳咗落去喇

今年69岁的丽华从小弱视,其80岁丈夫曾3度中风,过去20年来,她一直全天候照顾丈夫的起居,但巨大的压力差点令她崩溃,「如果我屋企无装窗花,我谂我好早已经跳咗落去喇。」她指,每月的开支捉襟见肘,两人每月至少覆诊两次,都是搭2元巴士,又会特意到食品售价较便宜的深水埗街市买菜,只求可省点钱。

弱视的丽华在切东西时需小心翼翼,最令她困扰的是丈夫要打糖尿针,她却看不清针药包装的指示。丈夫更曾试过突然休克,若非她长时间留意丈夫的动态,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她不敢寻求院舍支援,宁愿选择自己居家照顾。她感叹自己「有苦无路诉」,希望政府不要放弃视障的照顾者,「我们生存都希望有尊严,能受到社会重视。」

66岁的袁先生退休7年,与妻子均为全失明人士。他说,妻子本负责照顾两人的饮食,她于2020年10月被发现身患三期乳癌,需动刀做手术及化疗,由于两女儿各自有小朋友需照顾,袁先生瞬间担起照顾者的角色。他指,妻子患癌后情绪一度转差,他却不懂得如何安慰,只能默默留意她,「有时会半夜三更起身听下佢呼吸畅唔畅顺。」

袁生 : 为何不可以多予资助  令我们可有尊严地生活呢?

及后袁太不幸再患上初期肺癌需再次做手术,财政的压力更大,「看中医诊金需千多元,药费另计;标靶化疗需10多万,手术后为加快复元,又经常买石崇鱼煲汤,很多不同方面的开支,我的退休金只剩下三分之一。」他叹道,「我能力同普通人一样,可照顾家人,既然政府可以给普通人支援,为何不可以多给一些资助,令我们可更有尊严地生活呢?」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黄俊恒表示,照顾者应被视为一份职业,而不少领取残疾津贴的残疾者本身也能工作,他们放弃工作成为家中照顾者,应可领取照顾者津贴。他又称,社区内针对身为残疾人士照顾者的服务未必足够,申请照顾者服务的门槛亦太高。现时如没有申请政府院舍,基本上无法申请照顾者服务,质疑政府力推「居家安老」,但没有申请院舍服务在家照顾家人的照顾者,却无法获得足够支援。

记者 赵克平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