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续派消费券另徵陆路离境税? 陈茂波称政策各有利弊须作平衡

2024-01-06 10:24

陈茂波今日(4日)出席电台节目,就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进行公众谘询。苏正谦摄
陈茂波今日(4日)出席电台节目,就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进行公众谘询。苏正谦摄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2月28日发表,公众谘询于去年12月底正式展开。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6日)出席电台节目,接受公众对财政预算案的意见。《星岛头条》网将全程直击。

巿民排队等候进场。苏正谦摄
巿民排队等候进场。苏正谦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手持蓝色文件夹进场。苏正谦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手持蓝色文件夹进场。苏正谦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公众谘询。苏正谦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公众谘询。苏正谦摄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亦有出席。苏正谦摄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亦有出席。苏正谦摄
巿民到场望提供意见。苏正谦摄
巿民到场望提供意见。苏正谦摄
巿民到场望提供意见。苏正谦摄
巿民到场望提供意见。苏正谦摄

最后陈茂波整合今次谘询意见,表示了解市民担心本港财政状况,指本港借贷比例为4.5%,希望市民放心。他又指出美国借贷比例十分高,本港不会学习,强调即使本港连续五年每年发债651亿,令基建可以继续实施,不会因短期资金流拖慢,五年后本港借贷比例,亦只占生产总值不足10%。

陈茂波强调国际货币基金会和其他评级机构,对本港的评级报告都是非常之正面。他重申「搞好经济,做大个饼」,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有更多资源服务市民。他亦强调即使资源较为紧绝,政府对基层市民的承担和支持不会收缩。

市民潘先生指现时中美角力,政府财政储备减少,建议政府高官减薪两成;又指很多港人北上消费,因本港物价过高,与内地物差数倍,称「喺香港买条油炸鬼要10蚊」,更指自己「又去深圳架喇,又去消费架喇」陈茂波回应指出特区政府在中美角力期间财政储备有六千多亿,在2023年三月底有八千四百多亿,在2024年三月底,估计财政储备有七千二百多亿,他重申政府会开源节流、财政整合,在数年内恢复平衡预算法,同时保持财政储备是一个稳健的水平。

孔先生建议检视本港股票购买机制,包括可否只购买十分之一股票,及能否使用外汇购买,陈茂波表示政府正检视股票购买机制,又称「买股票洗乜一手一手买」。

市民李女士建议扩宽税基,促政府收支平衡,并强调现已非港英时代,立法会不应休假以多审议法案。陈茂波称,政府针对税基有不同的研究,强调任何改动都需要社会充分的讨论,目前目标是要在数年内,将政府的财政恢复平衡。

市民蔡先生促再派消费券,「唔派,留咩港消费啫,留唔到港消费」,又建议要收离境税,令港人留人港。陈茂波重申,两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例如收离境税会否影响两地居民交流,收入境税或会引起旅游界担心,强调都要平衡。

左先生关注自愿医保私扣税额由6万元增加至10万元。陈茂波表示会研究,但指「有时都要睇餸食饭」;而曾经参选立法会落败的「劏房阿哥」伍迪希,促政府大幅削减整体开支百分之2,及精简服务架构。陈茂波称,减开支要一步一步来,目前要进入财政巩固期,不能无了期快速令开支增长,但强调对弱势、民生服务的开支会不会减。

市民陈先生促政府加重印花税及考虑推出资本增值税。陈茂波表示,政府收入来源简单,每动一件事都要考虑得好仔细,不能在社会未有充分讨论前作大改动,而资本增值税是政府研究范围之一。麦萃才指所有政策推出都需要时间,指本港仍有储备,暂时无须推出加税政策。又指本港属于金融中心,外商因免税需来港,如加税会影响本港金融经济。

一名科大学生关注当局会否继续豁免公屋租金及派消费券。陈茂波坦言很难在此说会豁免多少个月的租金,因为社会都有声音,认为公屋本身已是相当大的公众资源投入,「总有个限度,希望大家了解」。至于消费券,陈茂波形容目前的环境与之前不同,考虑的因素都会有所改变。

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只要政府持续推出土地即可满足公营市场,馀下3成为私人市场,兴建需要6至8年私兴建周期,而土地调拨时很快,可以很快就可以提供。他指除夕情况反映本港仍有吸引力,但环球经济不好,「市民个荷包都无乜钱」,包括内地市民,因此有「特种兵」式旅游。又指香港通关有效率,但通关需要和内地沟通商讨。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去年发表《预算案》,各项惠民措施均有所缩减,今年是否继续减糖成为外界关注。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去年发表《预算案》,各项惠民措施均有所缩减,今年是否继续减糖成为外界关注。资料图片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备受关注。资料图片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备受关注。资料图片
如何振兴经济,同样令人关注。资料图片
如何振兴经济,同样令人关注。资料图片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当中医疗开支备受关注。资料图片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如何做到开源节流,当中医疗开支备受关注。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同样成为焦点。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同样成为焦点。资料图片

自称来自商界的吴先生指,有些商家开始还不到百分百贷款,关注当局可否延长计划。陈茂波表示,在非常时期大家都好困难,政府为商界做了百分百担保,但总要有「退场」的时间,呼吁商界可以先付利息,但借了钱都要慢慢还钱。

民主思路前成员、测量师姚洁凝关注本港今季没有推出住宅地,更希望政府帮中产「上楼」,将置业首期减至百分之5至10。陈茂波指,目前很多土地集中在东涌,总数量是足够,但土地多样性、即在不同区域都有地仍需努力,强调今季没有不代表下季不推住宅地。他又称土地收入可由100多亿到上千亿元,短期的波幅不用太担心,重申现时要尽力造地,在土地价格出现波幅时可推出土地稳定价格。他续指本港仍有投资等收入,强调政府要谨慎理财及要「做大个饼」,又指「储钱就要使,最紧要用得其所」。

陈茂波指出2023年度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为3.2%,主要包括出口、投资和消费。去年在出口方面,下跌约9.4%;本港通胀维持为2%;股市下跌约14%,每日交投量约1000亿。他指去年经济复杂多变,今年外围环境仍然复杂,预料今年内地经济稳步向好。他指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在高息下,欧美需求较弱,出口下跌9.4%,投资及消费增长8至9%,失业率回落至 2.9%,通胀温和约为2%。

香港自疫情后经济慢慢恢复,但复苏力度较年初预期弱,再加上股票和物业交易的印花税以至地价收入都较去年初的估算大幅减少,早前陈茂波估计2023至24年度的综合财政赤字可能会略超1,000亿港元,如何转亏为盈,减少财赤成为外界的焦点。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