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北都6幅地补价齐拉倒 发展商「富而有责」待验证

2024-01-05 09:13

古洞北及粉岭北发展区原址换地申请已于去年12月底届满,政府在短期内尽快收回相关土地。
古洞北及粉岭北发展区原址换地申请已于去年12月底届满,政府在短期内尽快收回相关土地。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上月发表讲话,寄语6大群体建设香港,当中要求工商界「应在促进香港高质量发展上,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气象」。「富而有责」的嘱咐言犹在耳,北部都会区6幅农地的发展商,却齐齐拒绝补地价,宁可让政府进场收地。政府原以为靠补价收入可稍为帮补财赤,现在却倒过来要赔钱收地,加上本财政年度至今卖地收入仅得123亿元,库房收入可说是雪上加霜。

地政总署去年批出古洞北及粉岭北6幅地补地价,以可建总楼面逾520万方尺计,每尺楼面补价约2600元,低于标准金额近3成,但最终仍无法吸引发展商。资料图片
地政总署去年批出古洞北及粉岭北6幅地补地价,以可建总楼面逾520万方尺计,每尺楼面补价约2600元,低于标准金额近3成,但最终仍无法吸引发展商。资料图片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资料图片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资料图片
新界北议员刘国勋。资料图片
新界北议员刘国勋。资料图片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反驳。资料图片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反驳。资料图片
北部都会区预计发展为四大区域。资料图片
北部都会区预计发展为四大区域。资料图片

地政总署去年批出古洞北及粉岭北6幅地补地价,以可建总楼面逾520万方尺计,每尺楼面补价约2600元,低于标准金额近3成,但最终仍无法吸引发展商。持其中3幅地的恒地解释,相关土地未有「七通一平」等配套,发展期更达7年以上,补价金额过高。

不过,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反驳,坊间有人指政府索价过高,但另一边厢也可说成对方出价「低到不切实际」,直认双方对地价有不同看法,反映官商之间的角力越趋激烈。

北都由政府主导,但亦需要藉助市场力量加快发展,惟如今地产市道未见起色,息口高企,发展商对后市观望,手揸现金始终最实际。有地产界中人指,发展商仍有大批货尾单位、市况不明朗,不敢轻举妄动投资发展年期长的北都,宁愿等市况好转,以时间换「走盏空间」,认为今次补地价波折,或多或少是对市况以至北都宏图信心的反映。

补地价触礁另一影响在于公共财政,虽然甯汉豪称卖地收入有不确定性,预算与实际收入有差距「不出奇」,但本财年原本预期卖地收入为850亿元,几可肯定无法达标之馀,第四季亦不会推出住宅及商业地,库房恐更捉襟见肘。以每尺1267元补偿计,政府反要为6幅地支出约15亿元。

梁志坚:做北都「开荒牛」要全盘想清楚

新界北议员刘国勋认为,政府当然希望私人发展商参与发展北都,但必须保持主导权,不可能因为发展商反应不佳就不断让步,不论是补地价抑或其他条件。至于收地开支,他认为只是一时,既然该处用地已划作私人住宅用途,政府收地后可重新招标。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则指,发展商各有考虑,做北都「开荒牛」要全盘想清楚,尤其如今市况未明,业界取态难免保守,「政府自己卖地都卖唔到,莫讲要倾补地价」。他强调地产淡季业界一样有发展项目可做,但具体形式、可承担风险会有不同。

北都作为香港发展新引擎,属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一环,当香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工商界如何把企业发展同经济紧密结合,以至把握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颇考工夫。

聂风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