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等专家撰文:非疫情期间亦要筛查入境旅客 倘疫症再临可生活如常

2023-12-07 10:40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资料图片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资料图片

新冠病毒感染至今已遍布全球,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连同港大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孔繁毅等学者今日(7日)在报章撰文,就香港未来应对疫情提出建议,指没有人会知道大疫症何时再临,认为未来应及早侦察,于新发传染病萌芽之际、成疫之前,扑灭于源头之处。团队期望港人可以采取「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心态,一旦发生疫情,本港仍能如常运作如常,毋须长期停工停课,海陆空交通航运如常,市民日常生活如常。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资料图片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资料图片
团队在文中建议政府于非疫情期间,严格筛查发热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边境口岸准备好检测设施。资料图片
团队在文中建议政府于非疫情期间,严格筛查发热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边境口岸准备好检测设施。资料图片
文章亦提及当年疫苗接种率低之原因,团队认为主要与疫苗犹豫有关。资料图片
文章亦提及当年疫苗接种率低之原因,团队认为主要与疫苗犹豫有关。资料图片
团队又认为旅客亦需时刻佩戴口罩,并接受流行病学追踪。资料图片
团队又认为旅客亦需时刻佩戴口罩,并接受流行病学追踪。资料图片
文章又建议研究逐渐淘汰旧式安老院,并重新定下硬件标准,为新建高层住宅订立防疫标准。资料图片
文章又建议研究逐渐淘汰旧式安老院,并重新定下硬件标准,为新建高层住宅订立防疫标准。资料图片

团队建议在各边境口岸准备检测设施

团队在文中建议政府于非疫情期间,严格筛查发热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边境口岸准备好检测设施,用鼻咽拭子筛检发烧入境旅客,并成为常规做法,特别是对于来自非洲和中东等疫情爆发热点的旅客,指当地经常出现伊波拉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疫情。他们又认为旅客亦需时刻佩戴口罩,并接受流行病学追踪。边境管制亦要减少豁免,防止感染个案流入本港。

团队又呼吁提升公共衞生标准以及检测应急能力,建议医管局及衞生署应具备快速扩大各种核酸检测的设备、人手及技术,以便短时间内啓动大流行模式,私营医院和诊所的防疫设备,应该与公立医院看齐,以便于大流行期间分担公院压力。文章又建议研究逐渐淘汰旧式安老院,并重新定下硬件标准,为新建高层住宅订立防疫标准。

新冠疫苗接种率低? 团队︰政府解说工作追不上谣言

文章亦提及当年疫苗接种率低之原因,团队认为主要与疫苗犹豫有关,指本港爆发第五波疫情前,错误信息广泛流传,资讯混乱,以讹传讹,令市民于接种疫苗一事上普遍不信任政府,加上当时疫苗刚推出市场,科学数据有限,解说工作往往追不上谣言,故长者、长期病患者及其家人因而却步,未能及时接种,从而令大量老弱染疫逝世,团队认为必须加强本港市民认知水平,提高健康衞生意识,达至心态上抗疫韧性,让市民自愿合作,于非疫症期间仍能配合防疫措施,抗疫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