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诊转介信也有学问 两个状况容易定为重症

2023-12-03 09:00

病人未必能清楚讲述病情及病况对其生活的影响,令家庭医生较难准确了解其严重程度。
病人未必能清楚讲述病情及病况对其生活的影响,令家庭医生较难准确了解其严重程度。

写转介信也有学问!湿疹关注组注册社工黄敏儿指,湿疹的严重程度不如血压等有简明数值评估,病人也未必能清楚讲述病情及病况对其生活的影响,令家庭医生较难准确了解其严重程度。

香港过敏协会主席何学工指,湿疹可用「异位性皮肤炎严重度分数」(SCORAD)及「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EASI) 等指标评估严重程度,但涉专科知识。另转介信若能写出受影响皮肤百分比、曾出现红皮症或功能障碍,导致病人无法上班或有自杀倾向等,一般较易被定性为重症。惟家庭医生多只有数分钟看诊,「好多转介信只写一句病人有皮肤问题。」

对订立重症的标准,衞生署回覆,一般转介信中的医学描述有足够临床背景资料,包括病情、发病时期、已接受治疗及成效,曾出现的并发症等,能判别是否属「严重皮肤病新症」。个别轮候者若有特别需要,会由资深护士接见评估病情。医管局就指,无备存由普通科门诊转介至衞生署诊所或公院其他专科的数据。

透过识别转介 部分病患获生物制剂治疗

在皮肤科诊所看病,不等同可获最新药物。黄敏儿指,处方免疫抑制剂等全身性药物有机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要定期抽血确保肝肾无碍,大部分病人一听见已抗拒用药。她续指:「湿疹时好时坏,排半年才看到医生,病情或已缓和,若病人不懂忆述发作时情况多坏,很易被当成病情稳定处理。」

对于公营系统用药准则,医衞局指湿疹患者会按病情获处方不同强度外用类固醇,或非类固醇药膏及口服止痒药物,未能有效改善者始再考虑光照治疗,或使用系统性口服药物。另衞生署社会衞生科与医管局自2021年起合作,识别严重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及转介至两部门协作的皮肤科诊所。截至今年9月已识别44人,一半已接受生物制剂治疗。医管局指,自生物制剂「度匹芦人单抗」在2021年纳入撒玛利亚基金安全网后,至今有26人获批。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