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徒借毒App两个月呃136万 开网店称卖狗肉增曝光 警方调查不涉及狗肉交易

2023-11-20 16:09

卖香肉骗案|骗徒借毒App两个月呃136万 开网店声称卖狗肉增曝光
卖香肉骗案|骗徒借毒App两个月呃136万 开网店声称卖狗肉增曝光

近日有两个社交专页相继发帖文声称出售「香肉」,警方经调查后相信事件涉及骗案,骗徒会要求顾客透过转数快缴付订金,或传送连结诱使顾客下载毒App订货,继而取得顾客的手机操作权限后,登录受害人银行帐户,并转移资金。警方称毒App不断改名,推广不同类别的产品及服务,自9月中旬至今,已接获11宗报案,损失金额介乎9000元至41.5万元港币,共超过136万元,暂时未有人被捕。警方调查后相信,骗徒以「卖狗肉」增加曝光率,希望制造舆论,暂时无发现狗肉交易,相信涉及跨境犯罪元素。

近日骗徒透过两个名为「玉鼎」及「挂羊头卖香肉」的社交专页刊登广告,声称出售「香肉」,并设WhatsApp帐号与顾客联络。骗徒会传送连结诱使顾客下载并安装一个名为「送达百货」的恶意手机App进行订货并要求顾客透过「转数快」缴付小额订金。该「毒App」适用于Android手机系统,会要求取得顾客的手机操作权限,并设有虚假银行登入页面,诱骗顾客输入银行登入名称、密码及理财PIN码,骗徒其后登入银行其户口转走存款。至于使用非Android手机系统的顾客,由于他们未能安装毒App,骗徒便会被要求他们转帐30元到「香港流浪狗之家 」的捐款户口,骗徒其后失去联络。该动物保护组织已经向警方报案,澄清与上述社交专页无关。

警方交代案件调查进度。
警方交代案件调查进度。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讲述骗徒如何透过毒app偷取顾客的个人及银行资料。

警方根据调查,指有关恶意手机App早于今年9月出现,骗徒先后在facebook及Instagram设立多个专页或帐户,推广各种服务或商品,包括食品、旅游套票、租车服务、温泉等,有兴趣的市民会被引诱至WhatsApp通讯,或被要求留下电话号码,声称客服稍后会联络他们。骗徒其后会向顾客发送一个APK档案,或者发送一条连结,要求顾客下载并安装毒App,并且要求顾客在毒App内下单。毒App会假装为电子购物平台并不断改名,例如曾经叫做「第壹商城」、「港澳商城」、「88杂货铺」、「捞寳.com」以及「送达百货」,亦曾经假冒同名外卖app。

顾客无论订购商品或服务,都会被要求支付小额运费,毒App会出现一个页面要顾客选择银行并输入他们相应银行的用户名、密码和6位数字的保安编码(PIN)。同时,由于应用程式于安装时要求顾客给予完全控制权,骗徒能够在背后取得受害人输入的所有资料,并能远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机。他们会利用这些资料,通过远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机或通过浏览器,登录受害人银行帐户,并转移资金。

自今年9月中旬至昨日(19日),警方已接获11宗报案,损失金额介乎9000元至41.5万元港币,金额超过136万元。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正进行调查,暂时无人被捕。警方正积极关注案件是否有涉及残酷虐待动物,暂时无发现相关肉类交易,估计骗徒以「卖狗肉」增加曝光率,希望制造舆论,诱使市民安装毒App从而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登入银行其户口转走存款,相信涉及跨境犯罪元素,会与海外执法机构作情报交换。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署理警司叶卓誉提醒市民,骗徒的手法日新月异,他们由过往以低价招徕,吸引顾客光顾并安装毒App,演变至以出售疑似狗肉作为幌子,企图制造社会舆论,吸引爱护动物人士接触卖家,并尝试下载毒App以追查卖家身分,即使暂时未有证据显示卖家会将货品到付,警方会继续循各方面继续调查和收集情报,提醒市民一旦安装毒App并给与权限,其手机就会「立即打开后门」交由骗徒控制,甚至会登入他们的银行账户,而毒App并不能够直接完全移除。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警方经调查后相信骗徒诱使顾客下载名为「送达百货」的有毒应用程式订货,其后盗取其个人及银行资料,从而转走账户内的存款。
近日两个名为「玉鼎」及「挂羊头卖香肉」的社交专页相继发帖文,声称出售「香肉」。
近日两个名为「玉鼎」及「挂羊头卖香肉」的社交专页相继发帖文,声称出售「香肉」。
近日两个名为「玉鼎」及「挂羊头卖香肉」的社交专页相继发帖文,声称出售「香肉」。
近日两个名为「玉鼎」及「挂羊头卖香肉」的社交专页相继发帖文,声称出售「香肉」。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