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团体三藩市经营平园供基层入住 建议本港非牟利机构可到当地取经

2023-11-19 15:30

举办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三藩市,拥有全美国最大的华裔人口比例,占全市约两成人口,即约16万人是华人。有华人非牟利团体在当地经营4幢平园,合资格入住人士均是收入最低的基层,租金更只是住客收入的三分一,如香港的过渡性房屋或公屋。项目负责人坦言,每幢楼每月营运费达20万美元(折合约156万港元),要达至收支平衡,除了依靠市及联邦政府的资助外,更要考验机构如何做个好业主,建议香港的非牟利机构可到当地取经。

园内增设共享会议室 进入电梯大堂须「拍卡」

唐人街的4幢平园由华人非牟利团体「华协中心」经营,其中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据说是设计师在设计时曾看过彩虹邨的相片,才完成东平园的设计。该处刚完成翻新不久,园内的篮球场更是由三藩市著名篮球队「金州勇士」基金会联同其他合作夥伴赞助修建。园内更增设共享的会议室、储物室,以及职员工作室等,亦在通往电梯大堂加设电子保安设备,出入的住客必须「拍卡」入内。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东平园是1964年落成,与香港的彩虹邨在同年竣工,外墙同样油上不同的颜色。郭咏欣摄

华协中心项目主任陈诗欣表示,在三藩市内租一个两房单位,约4000至6000美元,折合约3.1万至4.7万港元,「打工仔」月薪只有约3000多元美金,即折合约2.3万港元,大部分华裔新移民刚到埗时都难以负担,需要入住当地类似香港劏房的「散房」,生活环境都很差。

慨叹营运住屋项目「好睇唔好做」

她续称,华协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被逼迁的人可以有地方住,但要做好一个业主都要计数,每年业主加租都是营运成本提高,中心尽量将维修及物管都安排自己的员工处理,减少外判的开支,但仍然难以降低成本,若经营的单位没有人入住,政府会减少资助配对,慨叹要营运好住屋项目是「好睇唔好做」,有时候内部亦会就收支平衡与帮助别人间产生矛盾。

陈诗欣表示大部分华裔新移民刚到埗时都难以负担三藩市内的高昂租金。郭咏欣摄
陈诗欣表示大部分华裔新移民刚到埗时都难以负担三藩市内的高昂租金。郭咏欣摄
陈诗欣(左)与阿莲(右)。郭咏欣摄
陈诗欣(左)与阿莲(右)。郭咏欣摄
阿莲指当年住在「散房」4年,只能放一张床,厨厕与人共用,一家三口生活得很辛苦。郭咏欣摄
阿莲指当年住在「散房」4年,只能放一张床,厨厕与人共用,一家三口生活得很辛苦。郭咏欣摄
阿莲感恩团结会及华协中心为她一家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其人生。郭咏欣摄
阿莲感恩团结会及华协中心为她一家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其人生。郭咏欣摄
平园如香港的过渡性房屋或公屋。郭咏欣摄
平园如香港的过渡性房屋或公屋。郭咏欣摄
平园内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郭咏欣摄
平园内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郭咏欣摄

新移民居「散房」厨厕共用 感落差大

2016年移民到美国的阿莲,住在「散房」4年,当年的居所只能放一张床,厨厕要与人共用,一家三口生活的很辛苦,「颠覆了我对美国嘅感受,唔知点解会咁样,心理落差好大」。之后她加入了散房家庭团结会,慢慢了解到社区需要共同努力争取、改变,自己终于2020年入住平园。

阿莲忆述当时拿到看海的单位时,她的女儿不停问:「你确唔确定真系我哋嘅?真系?」她形容在散房生活被动,受限于与人共用设施,那样只是生存,「生活应系几时想煮食就煮食」,感恩团结会及华协中心,为她一家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其人生。

华协中心的代表表示,要营运好一个房屋项目不易,过往无论是内地、日本及韩国等,很多国家都有来三藩市与他们交流了解,很奇怪一直不见香港的团体过来,如香港需要经营房屋的项目,十分建议香港的团体过去找他们交流。

记者:郭咏欣三藩市报道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