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专访︱投票率高非代表成功 「改过自新」观察期因人而异 正拟委任名单

2023-11-16 07:03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区议会选举12月10月举行,政府宣传铺天盖地,特首、司局长出席任何场合,总会呼吁一句踊跃投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过往选举制度下衍生众多问题,「叫几句反中乱港口号就能当选」,新制度要去政治化,并理顺地区与政府的协作。他指不应以投票率高低论成败,又透露正拟定委任名单,惟不预测在选举落败者会否「兜底」获委任。

记者:陈嘉洛、林剑、常彧璠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卢江球摄)

上届「叫几句反中乱港口号就能当选」

陈国基指,「完善地区治理」背后有一整套系统,过往政府发现有部分市民声音和民生需要,无法通过区政反映给政府;以往一般在一个局或署的层面处理民生问题,但一涉及跨部门就显得不足,所以要成立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以及副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专组,透过顶层设计协调各部门共同解决民生问题。

他提到,2019年区选有很多问题,一是绝大部分议席由直选产生,来源单一,门槛也很低,「之前完全无落过区,不用做过任何服务,甚至居民连他们的名字都未听过,叫几句反中乱港口号就能当选」。再者许多人当选后没有落实地区服务,起不到谘询功能,将区议会变成政治斗争、「搞乱档」的平台。

新制下,陈国基指区议会回到《基本法》的谘询角色,负责收集市民意见、解说政策,而日后区议会主席由民政专员担任,当地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也能上达。他指区议会需去政治化,议员亦要「多途径」产生,包括179名委任议员。陈国基说,正拟定委任名单,包括有能干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选举结束后会适时公布;被问到会否「兜底」委任部分落选人士,他称「不能作预测」。

近期政府对区议会选举宣传铺天盖地。(资料图片)
近期政府对区议会选举宣传铺天盖地。(资料图片)

「改过」时间因人而异 否认对民主党「赶尽杀绝」

今届区选加入「三会」提名及资格审查委员会门槛,身兼资审会主席的陈国基说,「爱国者」定义十分清晰,引述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所指,至少有3项基本条件:一、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二、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区的宪制秩序;三、要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民主党今届尝试参选,但未获足够提名入闸,中联办主任郑雁雄早前称允许并欢迎「有过错的人」转到爱国爱港立场,但需要时间和视乎行动。陈国基同意「人谁无过」,但要令人相信「改过自新」需要听其言、观其行,「也不是你这样说一句『我以后唔做喇』就行……要令委员会觉得他已诚心诚意改过,不是假装的,就会重新让他们参选。」他说难以定义需时多久,亦非以政党为单位,而是个人,观察期因人而异。

提到民主党有成员以个人名义投得年宵摊位,但被食环署取消资格,坊间有意见形容是「赶尽杀绝」。陈国基即场反驳:「我不太赞成用『赶尽杀绝』四字,始终民主党仍是一个合法的政党」,但具体为何会取消摊位资格,条款上食环署确实有权不给任何解释。
 

民主党成员欲竞投年宵摊位,惟遭食环署封杀。陈国基否认此举是「赶尽杀绝」。(资料图片)
民主党成员欲竞投年宵摊位,惟遭食环署封杀。陈国基否认此举是「赶尽杀绝」。(资料图片)

不认同政治生态「裙带化」说法

实政圆桌等建制政团都反映寻求提名困难,有意见认为不少三会成员都有地区社团或政党背景,提名权高度集中会衍生「裙带式政治」,陈国基不同意此说法,指地区政绩、能力和是否爱国者才是最重要标准,寻找提名的过程「一定是辛苦的」。他强调,三会成员提名时也有责任审视参选人的爱国立场、政绩等,「不能说这个人不爱国,我照提名他,靠资审会帮我把他隔出来,这是不正确心态。」

鼓励踊跃投票 但不以投票率定成败

区选投票率备受关注,陈国基希望多些市民投票,选出代表他们的区议员,这既是公民权利也是责任。他认为,投票率高低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政府会争取更高的投票率,但这跟选举制度的成效、好坏是两回事,「有些说法指『高投票率就是好的,低投票率就是这个选举不好』,我不同意。举个例子,2019年投票率超过71%,是很高,但大家看到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是一个乱局。大家都不会觉得那是一个很成功的区议会。」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