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亿元冰毒制成海螺混入海产运港 4人被捕 港历来最大宗贩运固态冰毒案

2023-11-06 15:17

海关破获有纪录以来最大宗贩运固态冰毒案,检获1.1吨冰毒,估计市值约6.4亿元,拘捕3男1女。该批冰毒由墨西哥寄至本港,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并混入大量正常贝壳中,企图鱼目混珠,海关相信部分冰毒用于本地销售,亦不排除会再走私至邻近地区。

海关破获有纪录以来最大宗贩运固态冰毒案。
海关破获有纪录以来最大宗贩运固态冰毒案。
该批冰毒由墨西哥寄至本港,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并混入大量正常贝壳中,企图鱼目混珠。
该批冰毒由墨西哥寄至本港,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并混入大量正常贝壳中,企图鱼目混珠。
海关检获1.1吨冰毒,估计市值约6.4亿元。
海关检获1.1吨冰毒,估计市值约6.4亿元。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海关表示,港口及海域科透过风险评估及情报分析,锁定一个来自墨西哥、报称海产制品的40尺海运货柜。根据货物资料显示,寄货人地址为一个住宅单位,由于利用住宅单位寄出海运大货柜非常罕见,加上南美洲为主要毒品来源地,故关员拣选该货柜作进一步检验。

海关于10月26日于葵涌海关验货场进行检验,打开后发现货柜内有611袋海产制品,关员透过X光检查,发现其中104袋尼龙袋有不寻常影像,怀疑混有可疑物品。关员进一步检查,甫开袋内发现里面装有大大小小的贝壳,但有部份的颜色及外表与其他正常贝壳不一样,随即进行快速毒品检查,发现贩毒份子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并与真贝壳混杂一起。经检查后,海关发现每个贝壳重约1公斤,点算后该批毒品重约1.1吨冰毒,估计市值约6.4亿元。

海关展示证物。
海关展示证物。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贩毒集团将冰毒伪装成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
关员透过X光检查,发现其中104袋有不寻常影像,怀疑混有可疑物品。
关员透过X光检查,发现其中104袋有不寻常影像,怀疑混有可疑物品。
海关于10月26日于葵涌海关验货场进行检验,打开后发现货柜内有600多袋海产制品。
海关于10月26日于葵涌海关验货场进行检验,打开后发现货柜内有600多袋海产制品。
海关今日交代案情。
海关今日交代案情。

海关港口及海域科货柜货物检查组指挥官王纪翔表示,贩毒份子花尽心思,将冰毒造成大小不一的贝壳,外质再用蜡质包裹,之后混入大量正常贝壳中,企图鱼目混珠,以增加海关侦查的难度。

海关毒品调查科同日接手调查,发现有人透过通信软件指示本地物流,将货物由货柜码头送到上水古洞拆货场,以作暂存。关员经过一连十日,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递送行动,终于在11月4日,见到一名男子于火炭一个工业大厦接收货物,并将货物搬到工厦一个逾800尺单位内。同日傍晚,当该名男子步出工厦时,随即被海关截查拘捕。

海关掩至工厦单位搜查时,发现有部份货物已被拆开,相信该单位为大型储存及分销中心,而单位内有大量不同尺寸的纸盒,以用作区分不同重量的毒品,之后将毒品转移到其他规模较小的分销中心或其他地方。同时,海关又在单位内发现大量包装工具、一部全新未使用的压力机及金属模具,不排除贩毒集团用作处理其他类型的毒品,例如海洛英或可卡因。

案件中,海关拘捕3男1女,年龄介乎27至60岁,分别为司机、拆货场的负责人及收货人,当中2男1女已获准保释候查,而在火炭工厦被捕的男子报称无业,27岁,无三合会背景,为贩毒集团的骨干成员,负责收货、看仓及包装毒品,而涉案的火炭工厦单位由他租用。他现正被扣留调查,稍后将被控以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名。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杨伟亨摄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