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5年内逐步增体外受孕名额 总数每年增至1800个

2023-10-25 16:03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增加辅助生育支援。资料图片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增加辅助生育支援。资料图片

晚婚晚育成港人大趋势,施政报告提出加辅助生育支援。政府消息人士指,2024/25年度起5年内,会逐步加体外受精治疗(IVF)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首年会先加100个,其后每年增加100至150个名额。

对总服务额将增至1800个,能否应付本地需求,消息指现时公私营医疗系统中每年约有2000至3000人次寻求生育辅助生育服务,公院新症由专科评估至首次接受IVF约需1年半,当中有犬半年时间用作评估是否适合进行IVF,但未有评估增加名额后能否提供。

政府5年内会逐步加体外受精治疗(IVF)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unsplash图片
政府5年内会逐步加体外受精治疗(IVF)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unsplash图片
暂未拟在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以外拓展其他可进行IVF医院。资料图片
暂未拟在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以外拓展其他可进行IVF医院。资料图片
暂未拟在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以外拓展其他可进行IVF医院。资料图片
暂未拟在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以外拓展其他可进行IVF医院。资料图片
政府5年内会逐步加体外受精治疗(IVF)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unsplash图片
政府5年内会逐步加体外受精治疗(IVF)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unsplash图片
医管局辖下提供体外受精(IVF)治疗服务的三间医院,为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资料图片
医管局辖下提供体外受精(IVF)治疗服务的三间医院,为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资料图片

港IVF相关专才仅数十人

消息人士解释,IVF需由受训的妇产科医生进行,全港相关专才仅数十人,当中约10多人服务公院,故服务容量受限,故暂未拟在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广华医院以外,拓展其他可进行IVF医院。据悉,港府将会加强医生接受IVF培训。至于会否如私人巿场引入冷冻卵子、冷冻精子等服务,消息指医管局目前只提供IVF及体外处理精子程序,「冻卵暂时无理据医学去做」。

拟建母乳库及捐赠机制

施政报告亦特别提及,欲于2025年成立母乳库及建立母乳捐赠机制。政府消息人士指,捐赠者的身体状况、母乳品质等必然是考虑是否接纳捐赠条件,但其馀细节正待筹组,暂未有具体安排。消息指,拟建立母乳库全因看到有实际需求。以公立医院为例,现时每年约有200个初生婴儿有「身体需要」须食用母乳,以减低因早产或重病而患上重症的机会。

记者:脱芷晴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