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10周年│战略收缩转走「小而美」  降低风险

2023-10-17 08:15

10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站台上。(新华社)
10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站台上。(新华社)

随著国际局势变化及中国经济放缓,「一带一路」战略近年也在逐步调整。早于2018年,习近平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对台湾中央社指出,「工笔画」的核心含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观察,具体规划,「不能做毛躁(急躁)的事情」。这一两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经不愿往「一带一路」项目上大投钱。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统计,「一带一路」的投资在2017年基本已达顶峰,在此之后的只能达到高峰的65%水平。项目规模也明显缩小,平均投资规模在3.92亿美元,比2018年的水平低48%。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经济放缓下,支出与投资很难一直支撑。比起传统的基础建设,中国更希望在电子通讯的基础建设下功夫,能够降低风险,战略上也较有保障,选项会较为小心。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对本报表示,「一带一路」除了「大」的概念,其实还有数码经济、服务业以及民生领域等「小」的概念,继之前推出的「绿色一带一路」、「数码一带一路」,接下来或触及高科技、减碳、旅游、留学等领域。

由中国参建的印尼雅万高铁近日通车,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印尼前贸易部长冯慧兰对中新社说,国际上针对「一带一路」存在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项目合规、环境影响、「债务陷阱」等方面。「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分析以及查看数据,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她建议中方增强共建国家的能力,在进入本地建设的同时,也要涉及当地工业或人口。此外,也应与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帮助其成为融资的一部分,这将增加建设的信心。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