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中国.旅游篇︱国内游火爆 洋面孔「绝迹」

2023-09-28 13:45

夏季旅游旺季推动消费,北京不少餐厅等位食客大排长龙。 杨浚源摄
夏季旅游旺季推动消费,北京不少餐厅等位食客大排长龙。 杨浚源摄

疫后的内地旅游业强劲复苏,暑假景区更是人山人海,创下超18亿人次的历史新高。不过,冰封3年的海外入境旅游市场依旧低迷,外国游客几近「绝迹」。日本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对本报称,目前日本赴华旅游签证几乎是「零申请」。北京一位英籍外企高层分析,地缘政治紧张、签证不易、航班不足、扫码支付系统等障碍,降低了中国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深圳飞往新疆首府的航班座无虚席,「一车车」游客涌入那拉提草原,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成为不夜城……这是本报记者8月初在新疆旅游目睹的场景,从广东一家3口进疆的李先生说,「封了3年,趁暑假带孩子出来玩玩。」疫后首个夏季旅游高峰,不管是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还是云南丽江、大理,到处都是人群熙攘。官方数字显示,暑假国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亚运经济」助燃杭州消费市场,餐饮、文化、旅游同时受惠。中时
「亚运经济」助燃杭州消费市场,餐饮、文化、旅游同时受惠。中时
新疆喀什古城景区「古丽的家」旅游家访点,演员随音乐起舞。  新华社
新疆喀什古城景区「古丽的家」旅游家访点,演员随音乐起舞。 新华社
今年十一长假预料旅游业将大收旺场。新华社
今年十一长假预料旅游业将大收旺场。新华社
凤凰古城2007年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
凤凰古城2007年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
上海是内地旅客的热门目的地。
上海是内地旅客的热门目的地。

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超级假期长达8天,民众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堪称「史上最火」。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黄金周每天的出游人次都将超过1亿人,远远超过去年及2019年同期水平。多地酒店价格一路飙升,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已较2019年同期增长5倍。

虽然景区人山人海,但却很难找到洋面孔。爱尔兰人Ciaran近日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段重庆机场国际出发航站楼的影片,偌大的航站楼空空荡荡,他称「4年前这里还挤满了外国游客」,现在正值西方游客假期旅行高峰期,机场的这种状况「令人震惊和难过」。

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入境上海的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士为124.15万人,不及2019年同期1/3。其中到访上海的外国人为75.62万人,不及2019年同期1/4。6月份入境上海的境外旅游人数比2019年整体下降57%,其中外国人入境人数大跌63%。北京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也仅恢复到疫情前29%。

海外旅客缺席内地旅游市场的复苏。从事日本人来华旅游业务多年的李先生告诉本报,日本公民入境15天内免签政策因防疫暂停后,仍未恢复,目前从申请到拿到签证需5周以上,「日本人嫌太麻烦,现在我的客户基本都持商务签证访华,期间留出两天在周边玩下,日本来华旅游签证几乎是『零申请』。」

2019年,李先生的旅行社帮助了1万多名日本人来华,「现在一个旅行团业务都没有,我都转做入境日本旅游业务了。」

除了签证不易,地缘政治紧张也导致外国人暂停来华旅游的脚步,在北京一家知名外企任职高管的英国人Tom向本报指出,在国际媒体和政客的煽动下,「一些西方人认为,在自己国家与中国关系紧张的时期,访问中国可能是不爱国的行为。」

目前,美国当局仍然建议不要前往中国内地,「因为当地存在任意执法问题,例如可能禁止出境以及非法拘留」。澳洲当局也持类似观点。

Tom亦相信,疫情期间长达3年的严格隔离举措,当时荒凉的街道以及频密的核酸检测,「都给潜在的外国游客心中留下了持久的负面印象,有人担心中国不是一个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国际航班锐减、机票价格贵也是入境游恢复缓慢的重要原因。9月1日起,中方航空公司允许每周执行最多18个中美直航,比此前的12对增加6对往返航班。美方航司会则从10月开始,在12个直航航班的基础上,至少增加3个班次。不过,与疫前每周超过300班的中美航班相比,航班量依然屈指可数。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在欧洲调研,很多欧洲人士向其反映到访中国不便。他对本报表示,希望国家提升入境便捷化,降低入境门槛,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改善外国人对华的观感,也是中方『反脱鈎』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记者 杨浚源 孟鹭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