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难民再现│过去一星期有数十名越南人蛇抵港 议员:滥用免遣返声请机制

2023-09-03 08:00

「假难民」问题困扰本港近十年,耗费公帑高达85亿元,又由于「假难民」滥用免遣返声请机制,延长留港「打黑工」或进行非法勾当图利,对本港社会及治安造成危害。据悉,单就过去一星期,便有数十名越南非法入境者抵港,警方已全天候24小时封锁香港水域,尽量阻止假难民进入本港。多名立法会议员批判「假难民」滥用司法覆核及人道援助,促请政府加快启动遣返程序、设定公费法律支援的上限、加强入境处羁留的权力等,减少「假难民」来港诱因。

过去曾有不少假难民偷渡来港。
过去曾有不少假难民偷渡来港。
「假难民」滥用免遣返声请机制,延长留港「打黑工」。
「假难民」滥用免遣返声请机制,延长留港「打黑工」。
「假难民」进行非法勾当图利,对本港社会及治安造成危害。
「假难民」进行非法勾当图利,对本港社会及治安造成危害。
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后,入境处大幅提升处理遣返个案的效率。
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后,入境处大幅提升处理遣返个案的效率。
「假难民」问题困扰本港近十年,耗费公帑高达85亿元。
「假难民」问题困扰本港近十年,耗费公帑高达85亿元。

跟进「假难民」问题多年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佩帆向《星岛》表示,据她所知,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资「搵中介」,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地「招兵买马」,「动员当地全村男丁到香港搵快钱」,一度令假难民涌港。她又说,偷渡者入境后只需声称要求政治庇护,当局就要列作免遣返声请,故认同警方从源头堵截、阻止非法入境者。而「假难民」提出免遣返声请、上诉等过程,约有两三年时间逗留本港,葛佩帆指,逾万名「假难民」在本港已经「有自己字头」,他们引发冲突令香港变「大刀会」,影响国际声誉,亦是拜他们所赐。

葛佩帆表示,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资「搵中介」,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地「招兵买马」。
葛佩帆表示,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资「搵中介」,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地「招兵买马」。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颜汶羽亦指,基于人道理由,留港的免遣返声请人每月可得到数千元津贴,因此吸引不少在家乡月入只得数百元的东南亚及南亚裔人士不惜非法偷渡来港,假扮成难民;但不少人来港后才发现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于是「打黑工」、作奸犯科「搵快钱」成为常态。他期望政府除了从源头堵截非法入境者,设定公费法律支援的上限,以及加强入境处羁留的权力和设立收容中心,以减少「假难民」来港诱因。

颜汶羽促当局加强入境处羁留的权力。
颜汶羽促当局加强入境处羁留的权力。

根据政府文件,截至今年2月,有超过14800名免遣返声请者逗留本港,当中大部分在其声请或上诉被拒后提出司法覆核许可申请,藉以拖延被遣送离港。工联会立法会陈颖欣表示,「假难民」的司法覆核案件占整体法庭司法覆核个案超过九成,而上诉至终院的申请皆被拒绝,她批判「假难民」才是「覆核王」,促请当局尽快解决滥用司法程序作非法居留的情况。

陈颖欣表示,「假难民」的司法覆核案件占整体法庭司法覆核个案超过九成。
陈颖欣表示,「假难民」的司法覆核案件占整体法庭司法覆核个案超过九成。

陈颖欣又指出,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后,从数字可反映透过之前的修例工作明显有助大幅提升处理遣返个案的效率。根据文件,上诉委员会加快处理与声请相关的上诉,由去年处理约1500宗个案,提升至今年起每年完成处理不少于3000宗个案;入境处处理每宗声请的时间,则由统一审核机制实施初期平均约25星期, 缩减至现时平均约10星期。此外,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及入境处近日与越南公安部会面,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其中亦就核实和遣返非法入境者,包括免遣返声请人方面加强合作。

记者 常彧璠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