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海产标签求其 难以辨认原产地 食安中心:加强检测进口食品

2023-08-31 07:00

有超市在冻柜贴上大纸牌,写著「所有海产从大阪及北海道空运到港」,但每件商品标签上均没写明产地。
有超市在冻柜贴上大纸牌,写著「所有海产从大阪及北海道空运到港」,但每件商品标签上均没写明产地。

日本上周开始将核污水排入海,港府随即禁止日本10个都县的水产进口,禁令生效一周,市面上仍有不少日本水产的包装标签未能令人释除疑虑,不是没写上具体产地,就是只笼统写上「日本产」,且大多标签是日文,市民不易辨识。食安中心回应指,本港食品有溯源系统,可追踪产地,强调会加强检测进口食品。有立法会议员批评,政府应该推出更清晰指引,要求商户列明每件进口食品的产地,好让市民安心。

有超市在冻柜贴上大纸牌,写著「所有海产从大阪及北海道空运到港」,但每件商品标签上均没写明产地。
有超市在冻柜贴上大纸牌,写著「所有海产从大阪及北海道空运到港」,但每件商品标签上均没写明产地。
记者问职员,图中的「伊佐木鱼」产自何处,对方回应不知道。
记者问职员,图中的「伊佐木鱼」产自何处,对方回应不知道。
一包产自美国、东京进口的蟹脚,有中英文两个标签,但内容不一样,记者费时数分钟才查明状况。
一包产自美国、东京进口的蟹脚,有中英文两个标签,但内容不一样,记者费时数分钟才查明状况。
一包产自美国、东京进口的蟹脚,有中英文两个标签,但内容不一样,记者费时数分钟才查明状况。
一包产自美国、东京进口的蟹脚,有中英文两个标签,但内容不一样,记者费时数分钟才查明状况。
顾客何小组十分忧虑日本水产安全,她已停食,近日购物会多留意产地。
顾客何小组十分忧虑日本水产安全,她已停食,近日购物会多留意产地。
有水果只笼统标示「日本产」,但没写明都县。
有水果只笼统标示「日本产」,但没写明都县。

《头条日报》记者走访多间大型日式超市,发现刺身及寿司均货量充足,不少以特价促销,但购买的顾客不多,午饭时间,10分钟内仅有一两人选购。记者亦发现,有超市的「杂锦刺身」疑似日本进口,但包装标签上并没有标明产地,仅写上成份、包装日期、食用日期、储存方法、包装商等资料。记者询问店员,对方指其中的「立鱼」来自日本一个养殖场,但不清晰具体的位置,只强调不是来自受核污水影响的地区。

英日文版标签内容不对等
亦有超市在冻柜贴上大纸牌,写著「所有海产从大阪及北海道空运到港」,但每件商品标签上均没写明产地。在另一个海产雪柜,则没像上述贴纸牌。记者问职员,其中的「伊佐木鱼」产自何处,对方回应不知道。此外,有水果只笼统标示「日本产」,但没写明都县。
多款水产更与被禁的十都县有关,例如一包蟹脚,用日文标示,进口商是东京都某公司,原产地则是美国;包装亦有英文标签,但内容与日文版不对等,例如并没产地一栏,仅写东京都某公司授权,香港某公司进口。按现时规定,如海产非由十都县制造,只经当地转运,本港可进口。记者不懂日文,靠网上翻译,花费数分钟,才弄清该包蟹脚不受禁令规管。
此外,有多款商品标明产地是被禁的10都县,例如产自琦玉县的「烧海苔」、宫城县的「渍鱼」等,但不少没写上生产日期,难以知悉是否禁令生效前进口。
日本食材标签问题
1.食材似来自日本,但没标示产地
2.贴上「日本产」,但没具体都县
3.商品产自美国、越南等国,经被禁10都县转运,但文字为日、英文,不易辨识
4.商品标明10都县产,没写明生产日期

食安中心回应指,据规定,预先包装食物标签须以中英文,清晰列明制造商,或者包装商的全名及地址。中心亦会检查日本进口食品的文件,并加强检测。而原产地资料一般会列在货品标示或载货清单中,本港食品亦有溯源系统,能追踪食品来源。此外,中心已巡视多家超市,没发现违规情况。涉及10都县的水产,都在日本核污水排放前进口,不受禁令规管。

议员促列明食品产地
立法会议员江玉欢批评,日本排放核污水后,不少市民很关注食物安全,政府应推出更清晰的指引,要求商户标明每件食品的产地及生产日期,一目了然,让市民放心。她又指,不少港人不懂日文,「最好系用返中英文标签」,不用顾客费时翻译。但她补充,现时本港经济放缓,零售业经营艰难,用「指引」而非强制方式引导业界,较为合适。
顾客何小组十分忧虑日本水产安全,她已经停食,近日购物会多留意产地。顾客何先生亦建议,超市应标明日货产地,让市民安心。
本报向DON DON DONKI等日式超市查询,截稿前未有回应。永旺(AEON Stores)早前指,所有业务均会按本港法规及政府指引经营,又强调采购货品的来源地多元,禁令对集团影响轻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