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保院落古建筑变日式餐厅 游客叹古城不「古」过分商业化

2023-08-20 06:45

进入八月,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活化后,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院落甚至被「改头换面」,危及安全。

天水古城厚生巷13号「有鹤」餐厅的日式入口装饰。 央视新闻
天水古城厚生巷13号「有鹤」餐厅的日式入口装饰。 央视新闻
原本寛敞的中式庭院。 央视新闻
原本寛敞的中式庭院。 央视新闻
青砖黛瓦。 央视新闻
青砖黛瓦。 央视新闻
装修后口庭院被木板覆盖。 央视新闻
装修后口庭院被木板覆盖。 央视新闻
西厢房还加盖了日式小屋。 央视新闻
西厢房还加盖了日式小屋。 央视新闻
专家在装修时已发现有问题,要求整改不获理会。 央视新闻
专家在装修时已发现有问题,要求整改不获理会。 央视新闻
专家指出改建后会导致台明和木柱受损。 央视新闻
专家指出改建后会导致台明和木柱受损。 央视新闻

央视记者走访现场实地视察,发现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被改建成日式风格餐厅「有鹤」。曾经宽敞的庭院被木板覆盖、铺上碎石,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天水古城特聘顾问黄国翔向央视新闻记者表示,原本台明较入,下雨时雨水会被屋檐遮挡,直接落入院中。店家加建木板后,水会溅到柱子上加快糟朽,还会渗入原本的台明导致下沉。

违规建筑比比皆是

黄国翔表示,在店家装修时已发现问题,要求停工整改,但当时负责营运天水古城的甘肃公航旅公司置之不理,也没有收到整改方案,对方就继续施工,如期开业。

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改变文物原状,也不可损毁、改建、添建,或都拆除不可移动的文物。

但报道指出,天水古城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天水古建专家赵昌荣说:「赵氏祠堂后面的第3院,木质构件特别好,却被刷上油漆,还为了刷油漆磨平了原本的结构。还有16号院﹐有楼梯被拆走。」他所说的16号 「董家院」变成了铁锅羊肉餐厅。

还有业者报称租下「维新堂」,报称卖紫砂茶壶,附加餐饮部分,记者到场发现它根本就是个私房菜餐厅,紫砂壶沦为包厢摆设。

赵氏祠堂后面的第3院,木质构件特别好,却被刷上油漆。 央视新闻
赵氏祠堂后面的第3院,木质构件特别好,却被刷上油漆。 央视新闻
赵氏祠堂后面的第三院,木质构件特别好,却被刷上油漆。 央视新闻
赵氏祠堂后面的第三院,木质构件特别好,却被刷上油漆。 央视新闻
16号 「董家院」变成了铁锅羊肉餐厅,还拆了原本的楼梯。 央视新闻
16号 「董家院」变成了铁锅羊肉餐厅,还拆了原本的楼梯。 央视新闻
许多院落被改建成餐厅。 央视新闻
许多院落被改建成餐厅。 央视新闻
古城变成消费区。 央视新闻
古城变成消费区。 央视新闻
餐厅林立还带来安全隐患。 央视新闻
餐厅林立还带来安全隐患。 央视新闻
文保院落中还存在木结构缠绕易燃物、私拉电线等问题。 央视新闻
文保院落中还存在木结构缠绕易燃物、私拉电线等问题。 央视新闻
保护院落变伤害院落? 央视新闻
保护院落变伤害院落? 央视新闻
游客感觉有些项目是为商业而商业,古城失去古城的味道。 央视新闻
游客感觉有些项目是为商业而商业,古城失去古城的味道。 央视新闻

此外,多家餐厅出现明火烹饪,造成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恐怕「火烧连营」。

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西关古城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花大笔资金「保护」的院落却改头换面,商业进驻变成游客消费场所。

有游客叹气说:「古城古城,首先应该有『古』字的代表,但只剩很少了,有些商业的东西感觉好像就是为商业而商业,放在古城里一丁点价值都没有。」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