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梁熙倡引入内地医护至「中央援港应急医院」 免磨合即时服务港人

2023-08-04 08:00

梁熙倡引入内地医护至「中央援港应急医院」。
梁熙倡引入内地医护至「中央援港应急医院」。

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梁熙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以往内地医护来港工作或「水土不服」,而且需「一名香港医护带一名内地医护」,看似增加了人手,但实质没提升效率,甚至双方需时多年磨合。梁熙建议引入内地医护至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台前幕后」都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减省磨合时间,即时为香港市民提供日间专科门诊和复康治疗服务。

外地医护需一名香港医生在旁协助  没有提升效率

梁熙指,医务衞生局早前到外地「抢人才」,招揽英国、美国等医护人员来港工作,虽然有成果,但未算非常理想。他指目前香港仍欠缺500名医生及3000名护士,若政府「慢慢抢、慢慢到不同地方请人,有排都未填补到这些缺口」,而且外地医护需一名香港医生在旁协助,变相看似多了医护人手,但没有提升效率」;加上英美等医护主要使用英语,未必能与每名香港病人沟通到。

 

梁熙倡落马洲河套医院「台前幕后」全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卢江球摄
梁熙倡落马洲河套医院「台前幕后」全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卢江球摄
梁熙指以往内地医护来港工作或「水土不服」,建议引入内地医护至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台前幕后」都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卢江球摄
梁熙指以往内地医护来港工作或「水土不服」,建议引入内地医护至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台前幕后」都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卢江球摄
梁熙引述香港医护反映,内地医护来港工作,至少需时5至6年磨合。卢江球摄
梁熙引述香港医护反映,内地医护来港工作,至少需时5至6年磨合。卢江球摄
梁熙希望善用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资料图片
梁熙希望善用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资料图片
第五波疫情期间,中央政府在落马洲河套区援建应急医院。资料图片
第五波疫情期间,中央政府在落马洲河套区援建应急医院。资料图片

倡河套医院「台前幕后」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  

他希望善用落马洲河套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议河套医院「台前幕后」都使用内地医护及管理模式,因为以往内地医护来港工作或出现「水土不服」情况,或香港医护认为与他们难以协调,特别是语言差异方面,例如内地医护以中文学习相关知识,药物名称亦与香港不同,所以双方难以在同一医院合作。他引述香港医护反映,内地医护来香港医院工作,他们需时5至6年磨合,也未必磨合到。

仿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模式

他举例在深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内地医院的基础,同时运用很多香港医院的元素,由香港医护管理内地医院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他认为若然能够将相关模式扩展至香港的河套区,数千名内地医护来港已经可以立即「上岗」工作,不需花一段长时间来磨合,以最短时间缩短公营医疗的专科门诊轮候时间。

另外,梁熙指,以往内地医护来港工作会担忧香港的住宿成本高,他建议可以安排专车每日来回香港与深圳,让他们可以继续在内地生活,节省住宿成本,「收香港薪金,居住在内地」,吸引大亦会较大,又建议拨一部分床位用作医护宿舍。

梁熙表示,由于河套区应急医院在短时间内兴建,配置未如传统医院高,所以适合用于日间专科门诊和复康治疗;现时香港市民「睇病慢、睇病难」,往往动辄需等待两年才能看病,若实行将会有两个选择「一是等两年,二是到河套区马上求诊」,相信会供不应求。

记者:何嘉敏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